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贷:银行存款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2.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应收利息】 利息调整的摊销=二者的差额 (1)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2)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税法规定 企业取得的投资资产,通过支付现金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计税基础;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其计税基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什么? 企业取得持有期投资应当按照价值计量,如果发生了交易费用也要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就是持有至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等于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 注意: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关于金融资产的计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本题答:ab 理由: a.公允价值变动应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这是当期损益,不是所有者权益 b.因为是交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初始计量时,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完毕,答完收功,呵呵,希望是你想答案!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会计处理有哪些 商业银行关于业务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贷款”、“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和“收入。“贷款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设置“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银行按规定发放尚未收回贷款的摊余成本。“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是“贷款”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可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银行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减值所形成的损失。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人“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利息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确认的利息收入,可按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核算上有什么区别?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种,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比如国债期货、远期合同、股指期货等,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时,应将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入账成本=买价-已经宣告未发放的股利(或已经到期未收到的利息); 一般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总价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一般会计分录: 1、当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当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宣告分红或利息到期时;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4、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5、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净售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增值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倒挤认定,损失记借方,收益记贷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贬值额)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企业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 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三、贷款和应收 1、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例如:商业银行贷出款项;商业购入贷款;商业银行所持没有活跃市场债券/票据;工商企业应收账款等。 2、贷款和应收款项的特征 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无活跃市场,这是贷款和应收款项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区别, 即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而贷款和应收款项则没有。 3、不属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资产, 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此类资产应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比如证券投资基金等。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调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溢价时)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初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款为什么要作为一项金融资产
贷款是指金融机钱给企业,也有部分是民间借贷借钱给个人,但广义上是指金融机构借钱给企业。企业借了贷款自然就属于负债了,负债资产就是贷款来的钱备置的固定财产。 金融资产属于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应按照管理者的意图、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和资产的性质,将资产分为以下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扩展资料: 投资者在市场上购买金融资产,应考虑四个因素: 1、实际期限,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债务之前所剩余的时间。 2、流动性,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即偿还期越长,流动性越低,反之亦然;它与债务人信誉成正比,即债务人信誉越高,流动性越大,反之亦然。 3、安全性,指是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收益率,指净收益对本金的比率。 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都是持有者的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经济主体金融资产持有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同时,为了既获得较高收益又尽量避免风险,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对各种金融资产间的组合也越来越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几类? 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