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的利与弊 优点1.促进消费者消费在没有网络消费信贷的情况下,消费者网购支付只能使用自己的银行卡。而在我国信用卡的人均持有量仅为0.3,消费者选择银行卡支付不仅会受到卡内余额的制约,而且在深思熟虑反复对比之后,我们可能会放下自己进行网络购物的冲动,从而放弃这笔交易。而且蚂蚁花呗的具体额度依靠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系统确定,不通过央行征信就能实现额度的分配,对于一些没有信用卡或者信用卡额度较低的消费者来说,只要能拥有较高芝麻信用积分,也就能获得较高的信用额度,对于一些喜欢一时冲动"剁手"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蚂蚁花呗提供的"当月买,下月还"理念无疑是给许多囊中羞涩的人提供了加满购物车的理由,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团体来说,购物车里总是有清不完的商品,寻常的衣服、零食小物件也就罢了,对于昂贵的电子产品来说,普通大学生很难不需要父母的资助就能获得。但花呗就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一定时间内免息分期付款的方式,让他们在拥有电子产品的时候并不需要同时支出一笔"巨大"的金额。 花呗引起了人们的超前消费潮流,让人们每月只需花费较少的金钱就能满足较大的物质需求,在相对条件下,这种方式促进了货币的流通,增加了货币在时间流通上的价值。而且花呗的支付手续与寻常支付无异,但是在支付宝同时接受较大数量订单的同时,应用后台会优先处理花呗订单,由此也就可以避免支付失败的情形。所以蚂蚁花呗无疑是促进了人们的消费。2.改变现有信贷结构由于花呗特有的芝麻信用评级系统,使得花呗的额度确定不需要向央行征信,所以很多使用花呗的消费者并没有在银行开通任何信贷服务。互联网金融提供的信贷服务较传统银行不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在信息传递和业务处理方面的成本更低。所以自2014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增长率逐年递减,一方面归咎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下滑等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3.促进商家销售从淘宝、天猫等应用平台来看,用户无论是使用信用卡还是银行卡付款时,平台均需要向银行支付约为交易额0.5%的手续费用,而作为支付宝开发平台的花呗自然不需要手续费,从而就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从网店商家来看,花呗分期虽然有一个月的免息期,但总是存在一些消费者超过期限付款的现象,这些时候商家就会获得额外的用户违约的利息收入。 从应用场地来看,一开始蚂蚁花呗只能在阿里巴巴等平台上使用,随着花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上商店例如Viv 说说吧,你是如何看待蚂蚁花呗的? 我挺支持的,我老公2个月没发工资了,可是还是要生活,就当用信用卡。给点利息我问愿意,起码支付宝不会利滚利,黑贷款那种,我比较放心 你好我想问一下,花呗我印象里好像没有用过钱的,怎么上面提示让我还款129.5 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查询支付宝和蚂蚁花呗的交易明细,弄清楚了具体情况再看是不是应该还款。 卖家开通花呗的好处和坏处? 可以借钱,坏处就是可能会控自不住自己 害人的花呗? 说起花呗,我已经好久没有用了,但是对花呗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
当时开通花呗的原因真的很纯粹,不是为了分期,单纯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的额度有多少。
额度越高,代表着消费能力越高,通过和朋友攀比额度也可以收割一波成就感,满足下虚荣心。
过了几年后,早就没有人拿它当作是攀比的手段了。
说实话,花呗有时候还是非常方便的。
比如说本月的费用下月还,并且免息,但对我来说好处也就只有这个了。
实际上我对花呗的好感已经降低为零。(虽然花呗可能也看不起我)
与其说是对花呗没有了好感,不如说是对花呗通过各种手段让用户超前消费的行为感到厌恶。
尽管这样,依然挺多人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透支着自己的不该透支的额度。
根据数据显示:
2019年支付宝中国用户已经超过9亿,就差一点零头就到达10亿。在这些用户中,大约有3亿用户开通了花呗。 相当于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使用了花呗。 根据另一份数据显示,在这3亿使用花呗的用户里,90后用户占总用户的40%,也就是大概有1.2亿的90后正在使用花呗。 中国有多少个90后?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90后人数达到了1.8亿;
90后人数1.8亿90后使用花呗人数1.2亿
不用去算比例,也知道90后使用花呗的群体占比有多大。
2016年起,花呗逐渐流行。像之前说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开花呗根本不是为了消费,只是为了查看自己有多少的消费额度。
“你到底值多少钱呢?快打开花呗来看看。”
当年攀比的方式就这么粗犷。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让花呗表明自己值不值钱未免也太草率了。
不过正因为这种心理具有病毒式的扩散作用,乐此不疲地怂恿身边更多人开通花呗,已经成了当时的一大乐趣。
你现在可以回想一下当初让你开花呗的动机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使用上了花呗。
所以如果稍微去剖析一下花呗的各种设置,会发现超前消费或许并不全是自己的责任。
一、花呗开通流程
假设你现在并没有开通花呗,进入了开通花呗的页面后,会是什么样的。
就是上面这样,似乎这就是一张很普通的页面图,有什么特殊的吗?
还是蛮特殊的。
这一开通页面,可以说每一个地方,每一行文字,都是在引导你开通花呗。
“快来用花呗,下月再还”刺激眼球; 让用户“看额度”,而不是让用户“开花呗”;
虽然两个本质上都是让你去开通,但是从一定程度上都绕开了“强推”,避免生硬地指使用户开花呗,用户从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
点击了按钮后,花呗就算开通了。
开通花呗只需要一步,那关闭花呗呢?
这个倒是可以来数一下。
二、关闭花呗流程
要关闭花呗,首先得进入花呗。
在这个页面是看不到任何有关于“关闭花呗”的信息。
但是根据正常人的习惯,一般退出按钮都在个人中心页面,点击“我的”就可能出现。
此时依然看不到有关于“关闭花呗”的任何信息,呈现出来的全部都是关于花呗的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关闭花呗的门槛。
可以点击最底下的“其他”试试看。
这时才跳出了“关闭花呗”的按钮,那就接着点击它。
到这一步已经走了3步,看一下还剩下多少步。
到了这一步,应该是要和花呗说拜拜了,但花呗决定还是要做一波挽留,不过既然咱去意已决就继续吧。
我差点就关闭失败了,不是因为上面的挽留打动了我,而是“我再用用”这个按钮加深了颜色,让我习惯性地点击它。
点击“我还想关”后,应该是直接把花呗给关了。
看来还是要再走一步,不过能走到这一步,基本上都是流失用户。
不管它说什么,这下子就真的留不住我了,可以直接点击“我还想关”。
我去,居然还没有关闭,那我直接再一次点击“确认关闭”。
接下来确定没有下一个挽留页面出现,才算是真正地关闭了花呗。
可以很明确的是,开通花呗只需要一步,关闭花呗却需要六步。
你不能不佩服这些运营人员的毅力,想尽办法去挽留你,但对我个人来说,步骤太多反而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花呗的抵触。
以上还只是开关花呗的繁琐步骤,毕竟关闭花呗的人只是少数,运营人员只会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使用用户上。
那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到花呗?
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了。
三、淘宝怎么设置花呗
如下图所示。
只要你开通了花呗,进入淘宝下单,淘宝会将花呗的选项优先显示出来,并承诺给你一定的减免优惠。
如果你没有开通花呗呢?看下图。
淘宝依然会提醒你,通过一定的优惠吸引,并且提供了“立即使用”按钮,促使你开通花呗。
点击“立即使用”后,就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价格降低,出现字样“立即开通”。
你不用去支付宝里开通花呗,淘宝直接在这里给你搞定,这样避免了产生过多的繁琐步骤,降低了开通门槛。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淘宝、天猫、咸鱼等阿里旗下的购物电商,也出现在京东、美团等平台。
花呗的“本月花下月还”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还不够,依然不能够很明显地让用户尽快决策。
那么花呗的“分期付款”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它像推土机,直接撞开了用户的门槛,打消了顾虑。
根据官方统计,80后、90后约占了淘宝用户总数量的80%。 2015年4月花呗刚刚推出,就被安排进了淘宝天猫。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天猫和淘宝上接入花呗的商户数量已经达到150万。
很多用户在购物时,就差临门一脚,交易就完成了。
可是面对高客单价的大宗物件时,用户的犹豫度会直线增长,犹豫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关闭支付。
算了不买了,等有钱了再买。 商户接入了花呗分期后,相当于直接打开了这个水龙头。
你不是不够钱吗,现在你不用全款支付了,只需要每月付那么一点钱,就可以把这东西带走了。
很多不同行业的运营不停地在用户上思考各种策略,讨好用户,养着用户,就为了最后那转化率能够上升。
能够提高5%-10%的转化率就非常好了,根据提供的资料,花呗这家伙直接开挂,将商户们的交易转化率提升了40%。
这个数据真的太恐怖了。
当你开通了花呗后,随之而来的分期付款功能,以及“先消费,后付款”功能,无一没有在刺激着你的心弦。
因此很多人开通花呗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两点:
1.好奇心驱使,想看自己的额度是多少; 2.淘宝等电商会对你做引导动作,引导你开通花呗; 人们使用花呗,很多时候不是花呗本身吸引到他们,而是花呗能让他们在预算不足时,依然可以买到想买的产品。
可是有时候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需要人们用花呗购买的东西,真的是他们的需求吗?
四、花呗的利息的计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把花呗的盈利模式讲明白。
2017年蚂蚁金服的利润就已经超过了8家上市银行,其中不能忽略花呗的贡献。
你能用花呗购买东西,在下个月换钱,并且这段时间不收取利息,甚至会时不时送你几张几块钱的优惠券。
但是问题来了,感觉花呗好像只出不进,那怎么挣钱的?
靠分期付款生成的利息获利 向卖家收取手续费 根据官方的数据,花呗分期付款需要手续费如下:
分3期要总金额的2.3% 分6期要总金额的4.5% 分12期要总金额的7.5%
如果用1200元分12期买一个手机,按照花呗的算法,每一期的手续费是:
1200*7.5%/12=7.5元(上图有公式) 每一期需要还的钱:
100+7.5=107.5元 每一期需要还107.5元,十二期就是1290元。
好像利率挺低的,虽然多花了90元,但毕竟让你提前使用到手机,解了你的燃眉之急,这90元就当是还人家一个人情。
如果在你的购物生涯,你只用了这一次花呗分期付款,那90元的确不算多,毕竟提前使用到心爱的产品,那种感觉是无可比拟的。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仅仅只是他众多分期付款的其中一次。当他第一次体验到分期的快乐后,这种毒瘾般的感觉,就很难停下来了,后期需要偿还的钱,或许远超于他本身的偿还能力。
你以为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如果你真觉得花呗的分期费率很低,那被当韭菜也不冤枉。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2020年六大国有银行发布的最新存款利率数据:
邮政银行,一年2.15% 建设银行,一年2.07% 农业银行,一年2.02% 中国银行,一年2.03% 工商银行,一年1.98% 交通银行,一年1.98% 每个银行平均的年利率就是2%。
为什么要扯到银行年利率?接下来你就会明显地看到花呗真实的费率有多么高。
为了让数据看起来更加明显,咱们把1200元提升到12000元。
首先还是用花呗,分12期,花12000元买一台游戏笔记本。
替换成12000元后,每一期需要花费1075元,12期后需要花费12900元。
也就意味着,你买了一台12000元的游戏笔记本,你还需要另外付给花呗900元。
然后你会发现,12000*7.5%=900元。
这好像没什么不妥,花呗也说了十二期的利率是7.5%,因此你买一台12000元的电脑,两者相乘后得出来的900元的确是花呗的利息。
但实际上真实的利率不是这样子的。
当你使用花呗的时候,出现的是以下这种情况:
第1个月还款,实际上你只欠11000本金; 第2个月还款,实际上你只欠10000本金; …… 到了最后一个月,你实际只欠1000元; 那么按理来说:
第二月偿还的利息要按第二个月的本金去计算;
第三月偿还的利息要按第三个月的本金去计算;
本金逐渐减少,利息也会逐渐减少。
但是在花呗这里,你每个月却需要按照12000元的本金去计算你的利息,也就是1075元:
12000*7.5% / 12 = 75元 (前面花呗有提供公式)
75+12000/12 = 1075元 (每期利息+每期本金=每期还款费用) 因此每一期的本金都在减少,但为了保持利息不变,利率实际上是增加的。
那实际的年利率需要用另一种公式去计算,直接小程序搜索【内部收益率】。
计算结果就是,花呗的年利率并不是它显示的7.5%,而是13.57%。
13.57%很大吗?你需要参照对比才知道。
上面我们提到了银行额度年利率,才2%。
按道理来说,如果你把12000元放在银行里,银行会将这笔钱拿去做各种资本运作,如果在这一年里你不取钱,一年后给你240元利息当作回报。
如果你在这一年里取出来了一些钱,本金就减少了,这12000元不是全部被银行占有了,那么在一年后它给你的回报也肯定少于240元。
但是花呗把钱给你,管你每一个月有没有减少本金,照样用12000元来算利息,所以最终显示出来的年利率,经过各种计算,就是13.47%。
一个是13.57%,一个是2%,花呗的年利率高不高,你自己心里也有数了。
不管是阿里的花呗,还是京东的白条,本质上都这样。
用花呗买东西后,至于是否觉得这亏了,完全看个人角度了。
我也不知道身边有多少人正在超前消费,但是人数一定不少。
超前消费在我看来是其实是一个中性词,那么它合理吗?
我想说存在即合理。即使有很多人对超前消费褒贬不一,也不能否认适当的超前消费对于经济的刺激是有帮助的。
适当的超前消费有以下这几点好处:
缓和了“房价高而买不到房子”的情况; 带动了相关的小额金额贷款机构的发展; 对政府倡导的内循环经济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当然也会相应地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提高工作能力; 但是对于我们目前大学生来说,我仔细想了想,除了部分助学贷款和医疗保障等必要项目,又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们超前消费的?
我有一朋友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花呗了,在他看来,本月花下月还,是很正常的事情。
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开始还可以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适当的超前消费,毕竟人总有喜欢的东西,适当地满足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我曾经告诉他,花呗这东西,能不用就不用,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容易变成过度消费。
他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说没事,心里花了多少自己心里有数。过了一段时间,他来跟我借钱,问我能否借给他一两千救急。
最后我借了钱给他,好在他过阵子把钱补上后,也把花呗关了。
后来他跟我说,看到喜欢的东西真的有重新开花呗的冲动。
但一想到以前每天醒来,就要面临那种欠着花呗苦不堪言的日子后,便毫不犹豫地关闭支付。
我不否认有人意志力很强大,能够控制住消费欲望,利用花呗30天的免息期来薅点羊毛,就算是不降低现额也能够正常使用花呗。
但依然有很多90后靠着明日的钱来还今日的款。
写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令人有些心酸的新闻报道,可能和花呗无关,但和超前消费有一些联系。
2011年有一个小伙为了买到新出的iPhone4,将自己的一颗肾卖给了黑中介。
根据知乎网友提供的信息,一颗肾起码得准备40w的预算。
(真实性有待求证) 要知道现在全中国有多少病患者正等着健康的肾源。
而那小伙为了追逐潮流,仅用了2w元的价格卖掉了一颗肾。
虽然后来卖肾团队被打掉,涉案医生坐牢,这家人也获赔147万元,但小伙之后似乎只能躺在床上,几乎是废了。
据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沉重,但正好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你透支自己余额去购买的东西,真的是你的需求吗?
是不是你的需求我不知道。
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在考虑,是否要超前消费某高客单价产品时,你或许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产品? 2.有这个产品,你的生活会因此得到什么改变? 3.没有这个产品,你的生活又会损失掉什么? 4.你是否有能力保证在不降低已有的生活质量下,购买此产品? 回答好这几个问题,不要立即购买。
先放进购物车里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再做决定。
我想到时候,你心里多多少少也有有数 用花呗收钱有什么好处? 不怕收到假钱,提现不要手续费,用起来方便 大家应该知道支付宝里有那个蚂蚁花呗,可以透支,对于这个你们怎么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对于花呗的看法: 花呗的功能相当于信用卡,属于超前消费,但最终还是要还的。因此,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理性消费。切忌盲目使用、盲目消费。 花呗的好处在于: 1. 当月先消费,下个月再还款,可以暂时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 2. 可以免费(利息)使用额度进行消费、购物。 3. 还款灵活、方便,可以随用随还,支持和提前还款,也可以自动还款。 花呗的坏处: 毕竟属于借货行为,需要个人有较好的守约信用。 当收入不稳定而使用花呗时,容易造成逾期现象,从而影响到个人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