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发短信说愈期案件移交法院立案是真的吗? 网贷平台现在很多也不规范,最好不要碰触,不正规的是不能移交法院立案。 如何理性看待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
近段时间,一批违规经营、粗放成长的P2P网贷平台被淘汰也是金融强监管形势下的市场出清,有利于降低行业风险、净化市场环境,守住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对此,投资人应理性看待。一方面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一方面也不必风声鹤唳。一批劣质平台的退出将有助于行业良性发展。那些合规经营、实力较强的存量平台,将引领行业持续前行 近段时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P2P网贷)风险事件频发,引发人们普遍关注。一批违规经营、粗放成长的平台被淘汰,有利于降低行业风险、净化市场环境,守住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这也是金融强监管形势下的市场出清。对此,投资人应理性看待。 2015年7月份,央行等10部门颁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P2P网贷被明确为信息中介性质。2016年8月份,原银监会等制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对P2P网贷的监管细则。随后,原银监会配套出台资金存管、信息披露、备案登记等3个指引,形成了对“1+3”的制度框架。2016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P2P网贷为整治重点。日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再用1年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 当下P2P网贷的风险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从P2P网贷平台本身来看,不少野蛮生长起来的平台合规性较差,经营粗放,经过几年的运转,风险逐渐积聚,进入频繁爆发的阶段。其次,从监管政策方面来看,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要求趋严,特别是备案工作延期,不确定性增加,平台合规成本提高,部分平台主动清盘退出。再次,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投资者风险意识有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风险偏好降低,开始从高风险平台退出。最后,从近期市场流动性来看,尽管央行今年3次定向降准,但流动性仍然偏紧,部分向平台借贷的个人或企业后续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 其实,当下P2P网贷这种情况,与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历史很相似。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家银行、各部委和各地政府等纷纷设立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机构大量出现。从1980年到1982年底,全国各类信托投资机构已有620多家。但是,经过多年的清理整理、优胜劣汰,信托公司数量一度下降到50家左右,到目前信托公司仅68家,集中度大大提升,行业平稳发展。 实际上,备案工作延期给P2P网贷平台留出了更多的整改时间。可以预见的是,无论P2P网贷平台备案工作何时正式启动,但备案的要求不会放松,一大批不合规的平台可能通不过备案,最后将不得不从行业中退出。因此,备案完成后,P2P网贷从业机构数量将大量减少,一批劣质平台的退出将有助于行业良性发展。那些合规经营、实力较强的存量平台,将引领行业持续前行。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当下不是在P2P网贷平台投资的好时机,可能需要特别警惕P2P网贷的各种风险,小心踩到平台跑路、关停的“地雷”。但是,在目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投资人需要更加冷静。首先,看网贷平台是否坚守信息中介本质,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其次,看网贷平台是否有明显违规行为,如高额返利、线下展业等;再次,看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是否充分、透明、完整;最后,一些外部机构的评级、资质也可以作为参考,如评级排名是否靠前、是否加入行业协会等。如果平台本身没有问题,投资者应保持一定的耐心——一方面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一方面也不必风声鹤唳。相对客观地看待目前的市场趋势及平台特征,才能理性地作出判断。 近年来,部分互联网公司以发展金融科技之名,行开展金融业务之实,突破了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这一底线,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市场秩序。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市场格局将得以重塑,投资者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 网贷事件涉及哪些平台 申请业务的条件: 1、年18-65的自然人; 2、借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过70岁; 3、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征信良好,无不良记录; 5、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网P2P平台问题不断,不少企业遇到业逾期的情况7月陆金所资管逾期,涉及金额7793万。 关于网贷行业密集出现逾期项目,有互联网金融专家表示:“在实体经济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2018年1-6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7.9%,去杠杆取得明显成效。问题的另一面,便是很多僵尸类企业、调控类行业企业失去了续命的资金,开始陆续违约。在各类从事放贷业务的机构中,P2P平台的借款客户资质相对较差,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自然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风险承受能力差的平台接连爆出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频繁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问题,一方面是投资人迟迟看不到平台有任何收益,于是就开始主张权利去提现,而平台方面又没有足够资金去应对,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不下去了,势必会东窗事发。 网贷被骗属于什么案件?
您好,正规的贷款平台通常不会以任何理由收前费用,遇到一定要警惕,建议您保存好相关证据,尽快报警。如果急用钱,可以考虑通过贷款缓解压力,同时也要量力而行,努力赚钱。现在申请贷款的方式很多,您可以通过抵押申请银行贷款,更方便的方式是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建议您申请贷款时候选择正规平台,更好的保障您的个人利益及信息安全。
推荐您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原名:百度有钱花,2018年6月更名为“有钱花”),大品牌靠谱利率低值得信赖。有钱花-满易贷,借款的额度最高至20万(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请根据需要合理借贷,具体产品相关信息以有钱花官方APP实际页面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手机端点击下方,立即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怎么看P2P网贷风险事件 p2p网贷风险应面看待。 行业p2p成融行业的一种新型投资模式 放款,不提资理财产品,撮合民间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进行交易,促成投融资双方实高效交易撮合。 近年来新起的p2p平台如大浪之潮,鱼龙混杂,诈骗集团层出不穷,卷款而逃,给p2p行业带来空前的不良影响,不免一心一意合规经营的企业也就此陷入行业危机。内患抵制行业本身的害群之马,外患直面投资人的不信任所产生的刚兑,挤兑现象。 此时,投资人应擦亮眼睛,从多方面去审视p2p。识别伪平台,正确纠正投资观念,投资伴随风险是必然的,谨慎多思,遇事理性面对,切勿趋之若鹜。刚兑,挤兑只会加速企业奔盘的风险,加速投资人资金的流失风险。 为什么大多数网贷暴力催收事件,最后都以贷款人为受害者而告终?
网贷行暴力催收现象,一直被监管部门所禁止,但是却屡禁不止,而且大多数网贷暴力催收事件,最后都是以贷款人为受害者而告终,而且再无下文,最终结果是贷款人将高利贷与砍头息贷款还清,但是也经历了暴力催收的伤害,而暴力催收事件也不了了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简单来说,作为大多数小额网贷的使用者,也就是贷款人而言,该群体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对法律与网贷知识的认知不够健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几乎一点都不太了解,对网贷的专业名词与属性也了解甚少,对很多网贷与法律概念也是模糊不清,而且大多数网贷用户基本都是18-25岁之间的年轻人,寻求资金并申请贷款只是一种应急的反应,而对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现金贷、P2P网贷等概念与分辨能力较弱,殊不知有的网贷平台是不能够触碰的,因为他们是高利贷与砍头息贷款的集聚地。但是大多数年轻人更加看重是否能够成功申请到贷款,而至于高利率与砍头息都是以后的事,由于存在这种心态,所以最终渐渐陷入网贷的漩涡。最后,就算面对网贷逾期而遭到暴力催收现象,也显得无所适从。 其次,不管是对于年轻人还是在社会中奔波的社会人群,网贷逾期遭遇暴力催收现象始终是不光彩的事,作为贷款人能够做的是尽可能想办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然后想方设法寻找周转资金,还清网贷,当然也不排除不还款的贷款人。而对于还款的贷款人而言,在还清贷款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算遭遇了网贷平台的暴力催收现象,并伴随高利率与砍头息贷款,也会就此了事。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繁多,导致很多网贷平台肆无忌惮的暴力催收,并且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是很少有贷款人起诉暴力催收者,并且取得成功的案例。 我们虽然说,当贷款人遭遇到暴力催收事件的时候,贷款人可以去银监会官网或21CN聚投诉进行投诉,但是投诉的处理力度始终有限,而且需要当投诉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可以起到效果,不然还是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对于大多数网贷暴力催收事件,最后都以贷款人为受害者而告终,而且是在还清高利率与存在砍头息贷款的情况下结束的。 监管部门为了禁止网贷行业存在的乱象也是费尽心思,从去年开始先是对校园贷进行清除,然后整顿现金贷,紧接着对P2P网贷进行合规备案,然后到今年的3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催收自律公约》等一系列新规条例,都是在对网贷行业存在的暴力催收、高利贷、砍头息、不透明高额手续费等乱象进行宣战,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让老百姓、社会的群体能够享受合法的贷款服务,并减轻贷款人的还款压力,同时促进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大多数网贷暴力催收事件,最后都以贷款人为受害者而告终,说明网贷行业的乱象还没有根本性得到有效的解决,再者,说明大多数贷款人均属于弱势群体,时常出现投诉无门的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对自己遭遇到的暴力催收事件得到有效的投诉与处理。网贷乱象与暴力催收现象之所以恶化或升级的原因一方面是利润的趋势,当然这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次要原因是催收者与还款人间犹如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状态,有的网贷平台对待逾期现象是没有任何协商余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