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信贷的论文 我个人比较推荐你到银行网站去看一下有前信贷的业务介绍,以你自己是银行客户的角度出发,如果你要贷款,你怎么对待银行的信贷政策。 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求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 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的银行业,也由的国家银行体系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的过渡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偏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试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成因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具体分析,从金融制度和信贷管理手段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希望通过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做出深入浅出的研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al financial system---banking industry, has been realized from the sole state bank system to th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ransition which requests to the market economy and obtained a grate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the factor influ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ur commercial bank’s further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the restriction. This paper is written precisely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system's bad loans is bigger, the risk management level is lower, which in some kind of degree launc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performance、the origin as well as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specificall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wo aspect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credit management method. The method is mainly carries on the method of discuss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pplying theory to reality;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model for the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credit risk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Keywords:Commercial bank;credit risk;risk management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1 研究的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 国外研究现状.............................................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4 1.4.1 研究的方法 ...............................................4 1.4.2 研究的内容 ...............................................4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6 2.1 信贷风险的定义............................................. 6 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特征 .......................................6 2.2.1 信贷风险的种类 ...........................................6 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8 2.3 相关理论的提出............................................. 9 2.3.1 资产管理理论............................................. 9 2.3.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0 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11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分析 .................................12 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12 3.1.1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的原因 ...................................12 3.1.2 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 .......................................13 3.1.3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 .......................................14 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14 3.2.1 信贷风险分析的程序 .......................................14 3.2.2 信贷分析的基本要素....................................... 15 3.2.3 贷款风险的预警........................................... 19 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20 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20 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23 结 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附 录1 .......................................................28 附 录2 .......................................................32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也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的过渡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偏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试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成因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具体分析,从金融制度和信贷管理手段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希望通过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做出深入浅出的研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al financial system---banking industry, has been realized from the sole state bank system to th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ransition which requests to the market economy and obtained a grate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the factor influ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ur commercial bank’s further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the restriction. This paper is written precisely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system's bad loans is bigger, the risk management level is lower, which in some kind of degree launc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performance、the origin as well as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specificall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wo aspect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credit management method. The method is mainly carries on the method of discuss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pplying theory to reality;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model for the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credit risk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Keywords:Commercial bank;credit risk;risk management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1 研究的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 国外研究现状.............................................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4 1.4.1 研究的方法 ...............................................4 1.4.2 研究的内容 ...............................................4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6 2.1 信贷风险的定义............................................. 6 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特征 .......................................6 2.2.1 信贷风险的种类 ...........................................6 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8 2.3 相关理论的提出............................................. 9 2.3.1 资产管理理论............................................. 9 2.3.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0 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11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分析 .................................12 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12 3.1.1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的原因 ...................................12 3.1.2 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 .......................................13 3.1.3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 .......................................14 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14 3.2.1 信贷风险分析的程序 .......................................14 3.2.2 信贷分析的基本要素....................................... 15 3.2.3 贷款风险的预警........................................... 19 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20 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20 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23 结 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附 录1 .......................................................28 附 录2 .......................................................32 大概就这些,你看看我说得对不对,最好采纳加分哦。pコehx蓼┍韦幄x蓼┍韦幄j濞ka¢f┛e20505837262011-7-21 19:17:05 房地产信贷的论文怎么写?具体一点的。谢谢 一、前言
20世纪70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的浪潮,世界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继了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和金融自由化的措施,放松金融管制,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当金融业对外开放时,如果有效的审慎监管尚未充分建立,整个金融体系更容易受到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冲击。金融自由化后,由于新的金融机构进入,贷款利率拉低,激烈的竞争和管制的放松,使银行更有冲动去增加高风险的房地产贷款。银行在整个房地产周期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然房地产周期和银行危机并不是必然相伴而生,但是两者却经常紧密相连。特别是在那些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更是如此。银行业及其借贷政策在房地产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对银行体系往往又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典型的例子如,19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早期的西班牙,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芬兰、丹麦、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诸国。虽然这些危机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十分复杂,触发点也不尽相同,但是研究那些曾经受到房地产泡沫破裂严重冲击的银行体系之后,就会发现银行危机总是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坚持入世承诺,稳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并自2006年12月之后向外国竞争者全面开放银行业务。在房地产信贷这一传统的高盈利高风险业务上,国内的银行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风险会进一步加大。总结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由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银行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增强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房地产市场周期与银行信贷风险
房地产泡沫繁荣—破裂周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长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信贷扩张、房地产价格上涨,泡沫膨胀;第二阶段是由于利率、税率提高,或其他因素触发房地产泡沫破裂,价格崩溃,持续时间可能是数天、数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第三阶段的特征是资产价格下跌,银行收紧信贷,泡沫时期购买房地产的抵押贷款者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大量拖欠还款。房地产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抵押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和借款人违约率增加的风险。 房地产贷款主要分为:房地产抵押贷款;房地产开发、建筑贷款;利用房地产抵押获得的其他类型的贷款。对银行房地产贷款来说,信贷风险是最需要关注的风险。房地产价格下降是引发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 住宅抵押贷款通常被认为很安全,因为住宅一般是作为消费品,并且偿还贷款的资金来自相对稳定的家庭收入。再则,由于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不可隐藏、寿命长久、相对保值等特点,抵押贷款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颇为安全的贷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安全性是以抵押物的足值、易变现和抵押权的有效性为前提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仍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如:借款人无法还款时,抵押房地产依法处理后不足清偿;抵押物存在灭失或损毁风险;法律制度造成银行难以收取和处置不良贷款的抵押物等。房地产价格越趋昂贵和反复,估值就越难确定,银行就这些房地产的借款人所承担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发展商和建筑商的贷款风险比抵押贷款的风险更高,因为其贷款的偿还需要房地产完工后,以销售收入或租金收入来支持。当房地产价格下降时,发展商和建筑商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破产,房地产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增大,银行贷款质量因而恶化。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信贷风险并不局限于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银行实际承担的房地产贷款风险往往会更大。因为房地产也广泛用于其他类型贷款的抵押,而与房地产贷款有关的统计数字往往不计算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所得的其他个人及公司贷款,银行实际承受的风险可能会较统计数字显示的高得多。房价波动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银行业有广泛的影响。房价下跌,借款人借款能力下降,从而形成财务约束,限制新投资的规模并降低企业利润。因而,银行其他类型贷款的信贷风险也随之增加,加剧了银行业的脆弱性。 除了信贷风险影响外,房地产价格下跌也可能通过间接渠道导致银行盈利减少。在房地产价格下降时,抵押品价值下跌,银行呆坏账拨备增加导致盈利减少。此外,由于建筑活动和借贷活动减少,银行从房地产有关的交易中获取的收费和佣金收入减少。因而,房地产价格的下降会对整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此类型的风险,由于其性质,更难规避且影响整个银行业。
三、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风险成因
(一)灾难短视症 即大的经济冲击极少发生,以致银行往往低估冲击发生的概率(Herring and Wachter 2002)。Tversky and Kahneman(1982) 认为,一个事件的主观概率是由决策者能够设想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决定的,这一难易程度又取决于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对于高频率发生的冲击事件,如信用卡贷款违约和汽车贷款违约,银行往往有必要的知识和动力去适当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做出充分的预防损失的措施。否则,银行将会很快受到高频率事件的冲击,从而导致破产这一毁灭性损失。因此,高频率事件(诸如估计信用卡违约概率)的主观概率可能会与实际概率非常接近。 而当某一冲击发生的主观概率低于一定的临界点时,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拇指法则(rule of thumb),银行管理层会认为冲击发生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决策者倾向于寻求与关注加强他们乐观预期的信息,早期的警告信号往往被忽视。 由于房地产周期通常持续的时间较长,在房地产价格持续多年快速上升的情况下,房地产贷款的还款记录会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因此,房地产业繁荣时期,随着房价的上涨,银行通常会产生一种安全错觉,过分乐观地低估房地产信贷风险和高估利润,进而扩大贷款。银行往往成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推动力量,但同时也因而更易受到房地产价格崩溃的重创。 (二)羊群效应 灾难短视症并不是仅仅发生在个别银行身上。当一些银行由于灾难短视症认为某些经济冲击的概率为零时,那些正确地评估冲击发生概率的银行,在同灾难短视的银行进行竞争时处于劣势(Guttentag and Herring, 1986)。由于激烈的竞争,灾难短视的银行迫使审慎的银行采取宽松的房地产贷款标准,或者退出这一业务领域。当下轮冲击发生时,灾难短视的银行可能成为市场的主导,这些银行并没有任何应对特殊冲击的预防措施,这种情况往往被称为银行的羊群效应。 银行管理层或许已经正确地察觉到了外部冲击发生的可能性,但可能会有意忽视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因为他们认为如果灾难性冲击来临时,将会受到政府的保护,损失由政府承担,而银行则享受由高风险敞口带来的丰厚利润。“太多而不能倒”的政策,即当银行业整体面临倒闭风险的时候,政府更有可能介入去拯救陷入危机的银行,实际上在激励银行从事那些使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风险与其他银行同业高度相关的活动,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羊群效应。
(三)安全网引发的道德风险 经济繁荣时,投资者可能会意识到,银行过度借贷于房地产市场使银行更易受到市场波动的打击,但他们也知道银行都在从事这些业务,政府不会让整个银行体系崩溃。由于存在这种政府的隐性担保,即使没有诸如存款保险之类明确的政府担保,银行投资者和存款人往往会低估银行冒进贷款政策的风险,而任其发展。安全网为银行的冒险行为提供了激励因素。另外,投资者过于自信自己评估市场的能力,认为可以先于其他人在市场崩溃前的适当时机退出,因此,投资者往往毫不犹豫地提供资金给冒进的银行,进一步鼓励了银行过度借贷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 (四)信息不对称 银行通常使用控制按揭贷款成数(loan-to-value ratio)的方法,将按揭贷款限制在抵押房地产价值的一定比例内,以防当房地产价格下跌、借款人违约时,银行被迫出售借款者所抵押的房地产时产生损失。按揭贷款成数在防范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如果该比率能够维持在一个足够低的水平,则足以控制借款人违约的风险。 然而,实际上,当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时,降低按揭贷款成数并不能够保证银行免于信贷损失。即使是看起来相当保守的按揭贷款成数,也可能不足以弥补损失。这是因为,在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时,抵押房产的价值可能会很快下降到未偿还贷款额以下,从而刺激借款人放弃抵押物,选择违约不偿还贷款。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银行过度乐观地认为可以接受较高的按揭贷款成数,同业的激烈竞争也迫使银行管理层放宽贷款标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实际操作中,贷款本息=按揭贷款成数×抵押物评估值,而由于信息不充分,即使在市场最好的情况下,银行也很难准确估计房地产的价值,造成当前的抵押物评估价值经常被高估,即使不被高估,反映的也是当时的市场价值甚至是过去的价值,而不是变现价值,变现价值往往与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距,从而造成银行可能会低估房地产贷款高风险敞口的风险。 (五)不适当的会计、信息披露及法律框架 在不透明的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当的信息披露准则和不良贷款拨备制度下,银行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如果缺乏充分的披露,在房地产价格下跌时,往往掩盖银行资产的恶化程度,并且使银行管理人员、所有者、债权人和监管者等无法有效监控风险敞口,对银行施行监督和约束,进而使那些高风险业务被当作是高盈利性的业务。如日本大藏省于1992年9月对外公布的主要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仅为略高于12万亿日元,而如果银行业当时对不动产行业的风险敞口数额和不动产价格下降因素作一个合理的估计,所得出的数字有可能两倍甚至三倍于公布的数字(Goldstein等,1993)。在进行贷款分类时,如果仅仅按照贷款的偿还情况对贷款抵押品的市值、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当前的偿付能力进行评估,可能会造成不良贷款的规模被低估、银行资本真正能够发挥的缓冲作用被高估。 (六)监管部门的宽容性监管 监管者的职责是通过监督银行业和维持健康的银行体系保护纳税人。为什么监管者在有些情况下不能约束银行从事高风险的增长策略?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出于监管者不能控制的原因,例如人手不够或预算约束使监管部门不能有效监管银行体系。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监管部门出于多种原因不愿去约束银行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当金融自由化作为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的一部分时,监管部门可能对约束那些采取高风险策略的银行心存顾虑,毕竟从短期来看,高风险的经营策略对银行来说是有利可图的,高盈利掩盖了潜在的风险。监管者往往很难约束那些看起来能够获得高盈利的银行。其次,当金融部门的扩张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时,监管部门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再次,对监管者来说,从自利性的角度考虑,拖延采取纠正措施,可能是更优的选择。特别是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即今天的损失直到将来的某一日期才会变为现实,而那时可能已经是其他人在履行监管职责,因而,监管当局有内在动力采取宽容、迁就的态度对待问题银行,加大了银行承担更大风险的内在动力。 四、防范
(一)防范银行灾难短视症 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环境下,监管部门应改变职能而不是取消职能。监管当局必须确保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以防止银行过度承担风险,打消其盈利归个人、损失由社会承担的想法。 首先,提前鉴别出脆弱的银行。在对付灾难短视症及不可预知的重大冲击方面,传统的银行监管过程重在评估银行的现状,并鉴别出脆弱的银行,虽然有助于处理危机,但不足以防范危机。为了防范危机,监管过程必须把那些承受能力差、有可能会成为脆弱的银行提前鉴别出来,防止它们的风险敞口达到对整个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水平。明确要求银行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压力测试,界定银行应该具备的、能够承受外部冲击的最低程度,是提前鉴别出脆弱银行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次,监管当局可以要求银行提高房地产贷款信息的透明度,降低市场的不明朗因素以及连锁效应的风险,并使银行业在市场的监察下更为自律。此外,详尽的房地产贷款统计数据,有助于监管当局监察及评估银行承受房地产贷款的风险。 (二)安全网改革 在对银行的行为施加影响时,不应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问题的解决上,要注意采用事前审慎监管的方式,及早警觉房地产价格泡沫征兆,防范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过度膨胀。监管部门不能仅仅满足于达到相关的国际监管标准,而是根据本地银行业自身行业发展状况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更高的监管标准,力求做到最好。在监管实施过程中,监管机构必须及时采取纠正行动,迅速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监管体制,就难以对要求宽容性监管的巨大压力形成有效的制衡。 (三)道德风险的防范 监管部门要想防范道德风险,必须终止隐含的存款保险制度。首先,将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不向所有债权人提供全额存款担保,特别是那些大金额的债权人,以促使大额债权人对银行施加约束。其次,对有问题银行及时采取惩戒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果仍没有改观,监管当局需要在银行将要发生资不抵债之前迅速关闭问题银行,降低银行即将破产时为死而复生而孤注一掷的可能性。再次,实行严格的资本充足制度。通过制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无限制扩张,保证银行稳健、安全经营,增强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能力。一旦银行的资本状况恶化,监管当局马上采取纠正行动,避免当银行资本状况严重恶化时,股东和管理层采取孤注一掷的方式,导致损失大幅增加。 (四)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技术与金融创新,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减缓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的情况,把过去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流动性的资产。例如按揭贷款证券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银行通过将住宅按揭贷款证券化,获得流动性资金,可以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证券化,还可以将完全集中在银行身上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散和转移给投资者,分散银行信贷资产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五、小结
银行危机对一国经济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除了要花费纳税人的巨额资金为银行注资外,银行危机对经济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审视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系统性危机,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共同的因素,诸如灾难短视症、羊群效应、安全网引发的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会计与信息披露及法律框架的不完善、监管部门的宽容性监管等,更好地理解这些因素,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防范银行危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防范银行业由于房地产贷款过度膨胀而承担过多的风险,稳健有效的审慎监管至关重要。但单靠加强监管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银行自身必须审慎经营,提防过度借贷给已经过热的资产市场。 跪求一篇8000的论文。题目《银行小额贷款》。急求初稿,帮帮忙。 摘 要:随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各业都有了一定的改中政储蓄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解决中下层民众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中国邮政体制进行了改革,使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正式从邮政系统中剥离出来。由于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县城经济、提高中下层民众及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落脚点,而中国邮储银行资金充足,在全国拥有3.6万多的网点,其中2/3是在县及县以下的地区,这就方便了中下层民众储蓄及贷款,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成为了中国邮储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对于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除了带给我们许多优势外,肯定都会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究与解决,本文就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探求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邮储银行、小额信贷
一、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服务方式。它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小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其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它不仅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还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城乡经济建设,在200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即政府也要求中国邮储银行开展小额贷款,有了政府的支持,加上农户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为此,本人去绍兴市邮储银行进行了考察,了解到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主要有个人信用保证贷款和资产抵押类贷款,分别可获得首次不高于20万和300万的贷款。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所有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有按月等额本息还款、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款和阶段性等额本息还款。而且这些贷款都可以做到随借随还,没有附加条件,也没有其他费用。这样使得小额信贷的比率不断地提升。 二、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家建设和群众的自身发展,但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1、信贷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经验缺乏 虽然邮储信贷从业人员是通过审核、培训并持证上岗,但受到工作经历、邮储机构的行业特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对有些业务及风险知识匮乏,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贷前调查不够完善,使以后的收贷收息存在风险的隐患。而有些即使掌握了客户的重要信息,也无法使用恰当的手段和技巧,对客户贷款的合理额度、期限和风险进行准确的判定。在本人走访绍兴市邮储银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信贷员来说居然有不同的答案,可见其并没有对其产品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2、贷款对象思想意识、经营意识薄弱 由于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和农户,部分农户文化程度较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信用观念不强,有些对于小额信贷缺乏了解,甚至会觉得贷款后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加了信贷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经营意识不强从而影响了业务的顺利发展,虽然有很多商家有很强的贷款意愿,但由于其未办理工商登记而无法贷款,他们担心办了工商登记后会有一系列的税收问题,信贷员往往在商家入户调查时出现商家担心资料落入财务部门而不愿作进一步配合的情况。 3、信用缺失问题凸显,制约信贷稳健发展 在小额信贷的信用问题上,难度比较大的就是担保人的问题,现在的小额信贷对担保人有着严格的要求:贷款超过五万元的,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担保人,有稳定收入的才能担保,先不说像这一类担保人在农村几个,如果他们自己有稳定的收入,又何必要去冒这个险给人做担保呢,所以很多小企业或农户往往为难以找到担保人而最终无法贷款或调低贷款额度。另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面向广大农户,而当前农业受自然气候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有些农户没有投保,存在很高的风险性,此外,由于农户资金积累不多,抗风险的能力较弱,造成了大量的信贷资金逾期、沉淀,大量贷款无法收回,使得农户信用缺失,抑制了邮储银行信贷市场的稳健发展。 4、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强大 目前,除了邮储银行面向农村外,很多地区也新近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来满足广大农户和微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其中最具竞争力的要属农村信用社,从2000年开始,农村信用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已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全面推广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它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占领了农村信贷的绝大部分市场。也给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发展我国邮储银行小额信贷的建议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对从事信贷业务的新人员进行信贷基础理论、风险管理、信贷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并对其培训内容进行业务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同时对于上岗人员也要定期的培训,使其对新业务的规定和办法以及改进的措施、营销手段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能不断提升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加大宣传力度,改善营销手段 加强对邮储小额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海报、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还可以做相关产品宣传册进行发放,使商户和农户能够充分了解相关信贷信息,加强他们的信贷意识。邮储信贷员也要充分利用邮储银行网点多的优势,结合各地的经济特色和地域特色,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不同的宣传和营销。 3、 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扩展业务创新品种 通过借鉴国外银行和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当地的信贷管理机制,如对于农户信贷的发放、考核、绩效评估方面,需建立适合农户贷款的考核、财务效益指标,从而避免信贷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另一方面,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品种较少,不够创新,可以通过扩展一些新品种的信贷方式来吸引大众,可以适当地放宽贷款的期限,提高贷款的额度,偿还方式也可以多样化。 四、总结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微小企业融资难喝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较好地填补了商业银行在微小企业和农户贷款市场上的空白,虽然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针对这些问题,探求其相应的对策并予以实施,相信这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也解决了我国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关于写论文时,贷款利率数据搜集 可以进行平均,也可以写成某个时间段的贷款利率 求有关住房贷款的数学论文一篇 一、“个火爆市场
1998年底,在的大众传媒上,人们经常可以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个贷”的。1999年上半年,“个贷”更加火爆起来。银行的个人购房贷款,发展到个人房屋装修贷款和个人购买家具贷款,以及个人购买汽车贷款等在报纸上整版宣传。银行内部人士将个人消费者信贷简称为“个贷”。
商业银行开办“个贷”,是金融机构配合国家启动房地产消费市场政策的一项措施,这个项目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大众传媒的关注,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个贷”的出现,将改变我国银行传统的信贷结构,以往只向企业贷款,不对个人贷款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上升很快。“个贷”将促进商品房市场和其他高档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还将改变我国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个贷”是一个社会生产和消费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我国广大消费者从接受这种新的贷款形式开始,就转变了消费方式的观念:从货币物权消费阶段,转变为货币债权消费阶段。“个贷”将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与消费市场的互动,还将推动信贷市场向更加广阔的改革空间发展。
目前,银行推出个人住房方面的“个贷”主要有三种:一是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主要是指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担保贷款);二是政府部门管理的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的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其中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等);三是政府管理的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个人住房组合贷款(其中包括:市中心个人住房组合贷款,国管中心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中直机关个人住房组合贷款等)。
从上述三类住房“个贷”来分析,第一种是商品房贷款,银行用吸收的各种资金发放贷款,银行自己承担风险;第二种是用住房公积金性质的政策性贷款,贷款的资金来自于政府的住房公积金,所以,风险由政府的住房公积金承担,银行的角色是委托代理,并不承担风险;第三种是住房公积金与银行自营资金组合的贷款,所以风险由政府与银行分担。为了减少“个贷”的风险,银行开展业务时,面临一些发展政策选择和法律问题处理。
二、“个贷”信用政策的选择
银行在发展个贷中遇到的第一个政策选择是:个贷的信用基础是个人担保为主,还是以单位担保为主?
笔者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的“个贷”为例进行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的“个贷”条件均要求担保,担保方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保证方式。保证方式又可分为四种:一是售房单位回购保证贷款方式;二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全额全程保证贷款方式;三是企业法人的全额全程保证贷款方式;四是个人全额全程保证贷款方式。
第二,抵押方式。借款人用个人的资产抵押。例如借款人用符合条件的房产作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目前许多银行提供的购买商品房的“按揭”也属于这种形式。
第三,质押方式。借款人或第三人用债权凭证作抵押。例如使用建设银行存单,或凭证式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金融债券、AAA级企业债券等交给贷款银行作质押取得贷款。
第四,保证加抵押混合方式。保证加抵押混合方式是指贷款银行以借款人尚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房产作为个人住房的贷款抵押的同时,要求借款人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保证人作为贷款的担保而发放贷款的方式,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二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全额阶段性保证贷款方式;三是保险公司的全额全程保证贷款方式;四是担保公司的全额全程保证贷款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还没有推出“纯粹依靠个人信用”的消费贷款。
对于基于上述各种担保方式的“个贷”,银行遇到的第一项政策选择是,在现阶段“个贷”的担保基础是以个人担保为主,还是以单位担保为主?
从笔者走访的银行业务部门看,多数银行会选择“以单位保证为主发展‘个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减少风险。业务部门的经理们普遍认为,目前单位的信用比个人信用要好。从司法执行角度而言,法院对单位保证的执行比个人抵押房产的执行相对更容易些。
笔者从理论上来分析,“个贷”的担保基础主要定位在借款人单位担保的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配套行政环境决定的。
目前,我国的“个贷”信用评价和信用记录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个贷”的市场信用纪律与淘汰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按照传统观念,我国的个人消费者还不是仅仅依据他与银行之间的借款合同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还需要考虑消费者个人情况,考虑周围行政环境和司法执行因素等,才能解决“个贷”中发生的许多问题。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消费者个人在市场上的活动,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个人对家庭内部来说,通常个人服从家族,以家庭利益为导向,而非以个人利益为导向。另外,个人在外部社会活动中,通常个人服从工作单位。个人以工作单位的利益为本位,亦非以个人利益为本位。所以,在市场上,个人虽为商业契约的主体,但是在契约履行过程中,以及涉及到司法机关执行判决过程中,家庭和工作单位都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而家庭和工作单位又受到行政体制的影响。由于个人作为住房贷款的主体时,也会受到这些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将“个贷”的借款人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有工作单位的消费者。例如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国营企业、科研院所和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统称他们为“单位职工”。这些单位职工的住房消费贷款与单位有一定关系。从道理上说,职工住房贷款是属于他们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事情,也是属于他们在工作单位空间之外的事情。这个时空属于职工个人自由时空,工作单位本来对他们的自由时空不该产生影响,但是,在现实中,工作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对职工个人住房贷款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时空里,银行或者贷款的职工他们中间的任何人,只要给其单位打一个电话,单位领导可能亲自或派人赶来。
另一类住房贷款的消费者没有工作单位,例如有符合城市居住手续的农民、进城打工的流动人口、外地进入本地经商的商人,有居留手续的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等。他们都是“没有单位身份关系”的消费者,因此,在这种“个贷”中只有“消费契约关系”,全靠个人的信用和财产担保。在目前个人信用评级和信用记录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之前,银行对他们的“个贷”非常慎重。
此时在“个贷”市场上,第一类消费者群体的职工与单位已经形成了“单位身份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个贷”也具有信用担保作用。所以,具有“单位身份关系”的个人在申请住房“个贷”时,他本身的信用可以放到第二位,单位的信用被排在第一位。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也将“个贷”的“契约关系”排在次要位置,而将“单位身份关系”的担保列为首要因素。
三、“个贷”处理中的公平原则与差别待遇
第二个政策选择是:银行能否对同样抵押的不同“个贷”给予差别待遇?银行对于个贷的差别待遇是否有悖公平原则?
从理论上说,个人只要提供了相同的抵押,银行就应当对所有消费者给予公平的待遇,因为《商业银行法》第5条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该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所以“公平”是银行同客户开展业务的一项原则,银行应该遵守。
但是,在“个贷”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对提供同样抵押的不同消费者,给予了差别待遇。差别待遇表现在:同样抵押条件下的贷或不贷,多贷或少贷取决于银行,不取决于消费者的抵押或担保的条件。消费者少有以银行“差别待遇”而投诉银行的案例。如何理解银行公平原则与对待消费者差别待遇的关系呢?这其中也有一个政策选择的问题,选择的基础有两方面:一是经营方面的考虑:银行与消费者谁来承担信贷风险?二是法律方面的考虑:《商业银行法》第7条也规定了“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
由于银行承担“个贷”的风险,消费者不承担风险,所以,银行有权认定提供同样抵押的个人的信用差别,例如,银行可以认定张三信用比李四的信用好,或王五的担保比赵六的担保更加容易执行。在“个贷”操作时,银行的这种决策权就表现为银行认为一部分人的贷款条件优于其他人,还表现为银行认定一部分人有还款能力,另一部分人无还款能力。另外,法律要求银行严格审查客户的资信,审查的结果有差别时,随后的贷款结果必然也有差别。否则银行就违反了法律义务。
在前述的三种“个贷”类型中,公积金住房“个贷”和组合住房“个贷”带有政策性贷款的性质,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只有商品房“个贷”,才有讨论的意义。为了将问题讨论清楚,笔者用一个真实的例子来分析。
某外地民营高科技公司在北京开设了分公司,分公司的驻北京经理向北京的银行分行申请购买位于北京市黄金地段的高级商品房抵押贷款。银行在审查该申请人的条件时,发现每月收入可观,比一般的本市单位担保职工工资收入还要高出许多倍,从工资收入来看,该经理的“个贷”还款条件比较好,又是用购买的高级商品房抵押。但是,银行最后还是没有批准这笔贷款。
为什么银行对该“个贷”给予了不同的处理呢?银行主要考虑到外地高科技公司业务的稳定性问题。该经理的月收入虽高,但稳定性却不如历史较长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收入。这些企业事业单位已经存在了数十年,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它的稳定性较好。相反,收入越高的单位,风险越大,稳定性也越低。如果外地的高科技公司关闭,本地贷款银行执行抵押的房产很难,所以,银行不批准该项“银行的决策权还基于它与消费者的双向选择:消费者可以选择银行,银行也可以选择消费者。个贷必须是银行与消费者”两相情愿“才能作成。银行开展商品房”个贷“业务是商业行为,银行没有义务一定要作某项申请业务,更不能冒风险开展业务,银行反而负有法律义务减低每一项”个贷“的风险,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将来个人信用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健全后后,银行的个贷将取决于个人的信用记录和评价等级。
四、“个贷”的隐私保密与个人信用信息商业化
银行“个贷”还要面对第三项政策选择,这就是:在银行对借款人个人资信与个人财产的隐私权应给予尊重,银行对个人资信情况应予保密基础上,能否将个人资信作为信息进行商业化使用?
根据《商业银行法》,银行对个人储蓄帐户上的资料要给予保密,个人消费者申请贷款的资料是否也属于保密范畴呢?银行能否将个贷的信用信息进行商业化运作呢?《商业银行法》第29条和第53条涉及为客户保密的内容。第29条是关于“为存款人保密”的内容,显然“个贷”是贷款,而非存款。第53条是关于“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漏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贷”信用资料既非国家秘密,又非商业秘密。所以,银行对“个贷”中的个人信用资料如何使用,我国没有法律限制,只依据双方合同的约定。如果银行与借款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银行可以在金融系统内部使用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资料,双方在合同上签字,银行就可以将此信用信息在金融系统内部作商业化运作了。
参考国际的惯例,银行同客户交往过程中,凡是银行要承担风险的情况下,银行都对客户出示文字说明,或“警告”提示,提醒客户如果违约,可能给银行信誉与资产造成风险时,客户将自动授权银行将客户的违约情况记录下来,并在今后客户信用评级时使用,或者授权银行将这些违约情况提供给专门机构记录并永久保存,仅供金融机构查询。
例如,美国就有三家个人信用信息公司,EQUIFAX公司,TRW公司和TRANS UNION公司。其中EQUIFAX公司成立于1899年,据今已经有100年历史。这家公司目前保存有美国1亿9千万个消费者的信用信息和1千5百万加拿大人的个人信用信息。该公司将近2亿个人的信用资料开发成为39种信息产品,供金融机构有偿使用,其中最著名的个人信用信息产品有10类:“个人信用风险评级系统”、“个人信用行销支援系统”、“逾催系统”、“收集系统”、“警讯系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综合信用系统”、“雇佣系统”、“信用卡信息系统”和“公用系统”等。
现在美国的三家个人信用信息公司均已上网,为上网登记的金融机构提供24小时不间断在线查询服务,并按照信息公司的特殊计量标准收费。值得注意的是,该三家公司的性质都不是政府的,也不是金融机构的,而是独立的民间企业法人。
所以,我国的“个贷”信用信息经过银行与消费者事先约定,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只是什么单位来运作的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本身,从长远观点看,也不适于运作该项业务,因为增加银行经营成本,同时,《商业银行法》规定的银行业务范围中没有该项业务。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也不适合经营此项业务,因为此业务带有商业性,与中央银行的性质不符。将来只有成立专门的信息公司来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