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贷技术需要哪些技术
一、微是P2P狂飙发展影 微贷网,6月标收益7.8%,让网叔有种恍如的感概。依稀记得2014年微贷网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将收益从18%降低到15%,引来了大批投资人口诛笔伐“耍流氓”,如今不到3年时间,收益已经降到7.8%。网叔创业十年,从来没见过哪个行业发展如此迅猛。 第一次接触微贷网2012年。当时全中国投P2P的人也不过几万人,参加线下P2P聚会,经常是一半的人都认识,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当时江苏南通有个优易网跑路,其实也就2000万待收,但是之前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跑路,大家怕了,就纷纷开始实地考察平台。 微贷网顺势推出透明化运营,即以投资人监督委员会为核心,通过投资人定期见面会,投资人随机查标,平台所有标所有数据都公布,老板问什么都“实事求是”的告知等方式,把衣服都“扒光了”给你看我们安不安全。这样的运营方式很快在当时本身就小的投资人圈树立起了口碑。网叔当时也因为微贷网透明,加之收益比人人贷、宜人贷等平台高不少,投资了微贷网。 正儿八经评估微贷网要到2014年。当时网叔有个上海的朋友在盛大投资,他们准备投资微贷网,问叔微贷网怎么样,网叔实事求是说:“P2P行业还有几十倍的发展空间,但微贷网团队比较“草根”,实力也一般,能不能杀出来,网叔也不知道。”后来盛大投资了几百万后,微贷网开启了大规模扩张之路,再一年微贷网估值就达到10亿,紧接着就是B轮融资和C轮融资,一路高歌猛进,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叔的预估。 二、微贷网的股权结构 看一个平台,首先要通过工商看股权。股权代表了实际利益和权力,受法律保护,可作假空间比较小。上一轮团贷网测评,大家应该发现叔通过股权结构的挖掘,给大家看了很多真实存在,但平台不愿意说的信息。
微贷网的股权总体比较干净,姚宏作为绝对的第一大股东,控股60.11%,上市公司汉鼎宇佑通过几轮投资累计占股19.04%,其他几轮融资的股东占股20.85%。微贷网其实也是名副其实的“上市系”平台。盛大投资已经看不到痕迹,估计取现走人了。
实际进一步深挖,姚宏控股的微贷(杭州)金融信息服务这家公司平行的还有一家杭州锐拓科技,是之前微贷网的运营公司。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被弃用了,并且两家公司并没有任何关联。 三、微贷网的实力:12亿+融资之路 微贷网出身草莽,2014年之前投资人的普遍印象也是虽然“草根”但“平台透明”。然而,短短2年的时间,微贷网4轮融资,尤其是10亿C轮融资后,微贷网聚集了上市公司、国资背景、风投等光环,逐渐挤进了“高大上”平台。 微贷网4轮融资: 微贷网接近半年一次的融资频率,让其硬实力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在宣称盈利的情况下,又大笔融入10亿元,确实大大增加了其抗风险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其138亿的待收,即便不盈利,突然宏观经济恶化,坏账率由其宣称的0.3%突然飙升至8%,微贷网有钱都能扛下来。(建立在数据真实前提下) 另外,网叔顺便八卦一下,根据C轮融资10亿估算,姚宏身价已经超过20亿,成为入选胡润富豪榜的“80后”之一。网叔做为创业者,深知财富背后要付出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并不羡慕,但打心里祝福姚宏。 四、微贷网专业能力评估 看一个P2P是否安全,最直接看其盈利增长,看一个平台是否专业,最直接看其坏账率增长,但一般P2P平台都不公布这些核心数据,即便公布也无法核实真实性,所以我们看平台的专业性,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考察平台的团队、业务以及风控,微贷网刚好因为上市公司入股,披露了较多相对可信的数据,我们从数据中可以一窥其专业性。 1、微贷网2016年盈利3亿,坏账率0.3% 由于汉鼎宇佑投资微贷网时签订对赌条款,微贷网承诺2015年(9月至12月)、2016年、2017年、2018年净利润须分别达到3000万元、3亿元、5亿元和7亿元,所以可以从这个协议看微贷网的盈利能力。据微贷网宣称,2015和2016已经完成盈利目标,具体可根据汉鼎宇佑公司的财报验证,但目前网叔查询汉鼎宇佑还没发2016年财报,还无法完全验证。 微贷网长期宣称其坏账率为0.3%,说实话网叔抱有一定的怀疑。宜人贷公布的其坏账率为5%左右,陆金所P2P业务的坏账率为5%-6%,微贷网即便有车辆抵押,比信用贷款坏账率低,但0.3%的坏账也让人感觉有一些“公关”味道。 当然,真实的坏账到底多少,外人其实也只是推测,也许只有老板自己知道。这不是针对微贷网,任何金融公司都如此。为何金融那么容易发生骗局,因为其内部就是个“黑匣子”,外人根本无法打开,只要在“黑匣子”外面包装一个漂亮的金融说辞,金融公司就能“名正言顺”,外部人既没法完全证“实”,也没法完全证“伪”。 平时让网叔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给完全没金融概念的人讲清楚某某东西就是骗局,因为金融常识他们不懂,网叔又没有直接证据戳破骗局,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难说服。 不过,从微贷网100亿的体量和3亿盈利来推测,微贷网净利率为3%以上,微贷这么快的扩张速度成本必然不低,还能保持3%的净利率,说明微贷整体的坏账率还是可控的。 快速的扩张中能保持盈利且坏账可控,说明微贷网专业性较强,发展比较健康。当然,金融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和滞后的,未来这种健康是否还会持续,还需要继续观察。 2、一些关键性问题 因为一个朋友参加了微贷网2016年的年会,网叔从他那里摘录了一些年会上微贷网回答的关键性问题。 (1)房贷限额问题? 回答:目前房贷几乎都超额,预计在17年上半年,按照监管要求,不再出现房贷标的。 (2)如何防止借款人一车多压?二抵问题? 回答:第一,抵押登记。法律上是第一受偿人。 第二,在全国有最密的布局。在新疆,缅甸也有团队。 第三,车贷联盟,提高整个行业的抱团意识。少做对行业有害的事情。 (3)车是抵押在门店还是微贷网?门店是不是微贷网自营? 回答:微贷网门店完全属于直营,100%控股。 (4)C轮嘉御基金投资有没有到账? 回答:已经到账,两个人既然结婚,肯定拿到彩礼了。 (5)微贷网扩张速度快,有370多家店,这么高的运营成本,会不会影响整个公司运营发展? 回答:微贷网一直追求的有质量的增长,每个门店开业6个月要盈利,否则要重点关注。微贷网具有良好的人员储备和标准化流程。 (6)安心保险履约险的合作有哪些内容? 回答:账户安全险主要是保护投资人账户被盗等。 履约险保障当借款人无法还款时,由保险公司赔付,会有保单。 履约险会从部分人群和标的去做,既然做了,就会100%履约。 (7)履约险上线后,利率会不会变动? 回答:保险公司有成本在,会有部分下降,不会选择全上,用户有自主选择权。 3、微贷网业务回顾 微贷网早期做信贷,后来据说信贷亏了一大笔钱,后来转型做车贷。成为中国第一家车贷公司和车贷品牌。在2013年以后大规模全国扩张。近年来,也开始涉足房贷,重新碰车贷。总体来讲业务比较专注。 五、微贷网的投资收益分析 其他体验网叔就不说了,做为老投资人,网叔最关心的是收费情况。微贷网目前主要费用如下 (1)资金管理费6%。 (2)转让手续费收取方式: 持有天数在30天及以内转让手续费1%, 持有天数在31-90天及以内转让手续费 0.5% 持有天数在91天-180天及以内转让手续费0.3% 持有天数在181天-365天及以内转让手续费0.2% 持有天数在365天以上转让手续费免费。 六、聊聊微贷网的投资性价比 叔之前讲过P2P测评的风险公式:p2p潜在风险=兜底能力—兜底压力+专业能力 今天再加一个性价比公式:P2P投资性价比=收益/P2P潜在风险 微贷网10亿以上融资,由于没怎么做营销,所以主要成本在业务扩张和运营。假设这部分能通过盈利打平,那么10亿的融资就形成一个保障池,兜底能力接近10亿。 微贷网138亿待收,兜底压力其实蛮大的。 微贷网在快速扩张中持续盈利(财报看),且坏账可控,说明其以车贷为核心的专业能力较强。 所以,按“p2p潜在风险=兜底能力—兜底压力+专业能力”公式来看,微贷网潜在风险很低,1年内相对较稳。 微贷网的6月标收益只有7.8%,再扣除6%的资金管理费,实际到手的收益就更低了。 所以,按“P2P投资性价比=收益/P2P潜在风险”来看,微贷网的投资性价比其实很低。事实上,网叔在微贷网2015年降息时就将最后一笔资金撤离微贷网了。对姚宏,佩服归佩服,赚钱归赚钱。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我是学经济知道一点,把主要的大点写出来望对你有帮一,可以从公司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着手;二是对公司管理模式:如是传统的等级管理,还是现在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新时代的网络管理模式,因为这三种有各自的好处,如第一种就是公司层次较多,不利于消息的接受和传播等等。第三要分析公司规模的大小来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知道的不是很多,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急!!!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一般是怎么样的 gjkhklj
治理结构涉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的定义:“公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三种:英美模式,日德模式,家族模式。一、英美模式 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是通过公司的基本章程来限定公司不同机构的权利并规范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各国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虽然都基本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框架,但在具体设置和权利分配上却存在着差别。1.股东大会 从理论上讲,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但是,英美公司的股东非常分散,而且相当一部分股东是只有少量股份的股东,其实施治理权的成本很高,因此,不可能将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或经常就公司发展的重大事宜召开股东代表大会,以便作出有关决策。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大会就将其决策权委托给一部分大股东或有权威的人来行使,这些人组成了董事会。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股东们将公司日常决策的权利委托给了由董事组成的董事会,而董事会则向股东承诺使公司健康经营并获得满意的利润。2.董事会 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董事会的职权是由股东大会授予的。关于董事会人数、职权和作用,各国公司法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英美也不例外。除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以外,各个公司也都在公司章程中对有关董事会的事宜进行说明。公司性质的不同,董事会的构成也不同。在谈到公司治理问题时,常常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公司进行分析。 为了更好地完成其职权,董事会除了注意人员构成之外还要注意董事会的内部管理。英美公司的董事会在内部管理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在董事会内部设立不同的委员会,以便协助董事会更好地进行决策。一般而言,英美公司的董事会大都附设执行委员会、任免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一些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一般都是由董事长直接领导,有的实际上行使了董事会的大部分决策职能,因为有的公司董事太多,如果按正常程序进行决策,则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也有可能因为决策者既是董事长同时也是最大股东,对公司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不愿让太多的人分享他的决策权。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而执行委员会又成为董事会的常设机构。除这样一些具有明显管理决策职能的委员会外,有的公司还设有一些辅助性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主要是帮助董事会加强其对有关法律和公司内部审计的了解,使董事会中的非执行董事把注意力转向财务控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财务管理真正起到一种机制的作用,增进董事会对财务报告和选择性会计原则的了解;报酬委员会,主要是决定公司高级人才的报酬问题;董事长的直属委员会,由董事长随时召集讨论特殊问题并向董事会提交会议记录和建议的委员会,尽管它是直属于董事长的,但它始终是对整个董事会负责,而并不只是按董事长的意图行事。近年,美国的有些公司又成立了公司治理委员会,用以解决专门的公司治理问题。 其二,将公司的董事分成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内部董事是指公司现在的职员,以及过去曾经是公司的职员,现在仍与公司保持着重要的商业联系的人员。外部董事包括三种人,一是与本公司有着紧密的业务和私人联系的外部人员;二是本公司聘请的外部人员;三是其他公司的经理人员。外部董事一般在公司董事会中占多数,但一般不在公司中任职;内部董事一般都在公司中担任重要职务,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成员,美国大多数公司企业的内部董事人数为三人,很少有超过五人的。外部董事有的是私人投资者,它通过在股票市场上购买公司股票而成为公司大股东,但他们往往对于公司的具体业务并不了解,大部分外部董事作为其他公司的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而这些公司又常常是法人持股者。自70年代以来,英美公司中的外部董事比例呈上升趋势。按理讲,外部董事比例的增加会加强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与控制,但是,英美大公司中同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董事会主席。这种双重身份实际上使董事会丧失了独立性,其结果是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职能。3.首席执行官(CEO) 从理论上讲,董事会有权将部分经营管理权力转交给代理人代为执行。这个代理人就是公司政策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责人。这个人一般被称为首席执行官,即CEO。在多数情况下,首席执行官是由董事长兼任的。即使不是由董事长兼任,担任此职的人也几乎必然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并且是公司董事长的继承人。但是,由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化,经理职能也日益专业化,大多数公司又在首席执行官之下为其设一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这就是首席营业官,即COO(Chief Operation Officer)。在大多数公司,这一职务一般由公司总裁(President)兼任,而总裁是仅次于首席执行官的公司第二号行政负责人。也有的公司,由董事长同时兼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总裁。此外常设一名首席营业官协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工作。此外,公司还设有其他一些行政职务,如首席财务官等。在英美公司的行政序列中,以首席执行官的地位最高,其次为公司总裁,再次为首席营业官,接下来是首席财务官。在总裁以下,各公司还常常设有多名负责具体业务的副总裁,包括执行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这些副总裁一般都负责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分部,或者是作为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代表担任重要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由于首席执行官是作为公司董事会的代理人而产生,授予他何种权利、多大的权利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授予,是由各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首席执行官的设立,体现了公司经营权的进一步集中。4.外部审计制度的导入 需要注意的是,英美公司中没有监事会,而是由公司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公司董事会内部虽然也设立审计委员会,但它只是起协助董事会或总公司监督子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状况等的作用。由于英美等国是股票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股票交易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披露,而公司自设的审计机构难免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方面有所偏差,所以,英美等国很早便出现了由独立会计师承办的审计事务所,由有关企业聘请他们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独立审计并发布审计报告,以示公正。英美等国公司每年的财务报告书都附有审计事务所主管审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政府的审计机构也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并对审计事务所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这种独立审计制度既杜绝了公司的偷税漏税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司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披露,有助于公司的守法经营。二、德日模式 德日治理模式被称为是银行控制主导型,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 目前德日两国的银行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深深涉足其关联公司的经营事务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系。所谓主银行是指某企业接受贷款中具第一位的银行称之为该企业的主银行,而由主银行提供的贷款叫作系列贷款,包括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 日本的主银行制是一个多面体,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一是银企关系层面,即企业与主银行之间在融资、持股、信息交流和管理等方面结成的关系;二是银银关系层面即指银行之间基于企业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三是政银关系,即指政府管制当局与银行业之间的关系。这三层关系相互交错、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或称为以银行为中心的、通过企业的相互持股而结成的网络。 在德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通过银行的作用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开始银行仅仅是公司的债权人,只从事向企业提供贷款业务,但当银行所贷款的公司拖欠银行贷款时,银行就变成了该公司的大股东,银行可以自己持有一家公司多少股份,在德国没有法律的限制,但其金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15%。一般情况下,德国银行持有的股份在一家公司股份总额的10%以下。 另外德国银行还进行间接持股,即兼作个人股东所持股票的保管人。德国大部分个人股东平时都把其股票交给自己所信任的银行保管,股东可把他们的投票权转让给银行来行使,这种转让只需在储存协议书上签署授权书就可以了,股东和银行的利益分配一般被事先固定下来。这样银行得到了大量的委托投票权,能够代表储户行使股票投票权。到1988年,在德国银行储存的股票达4115亿马克,约为当时国内股票市场总值的40%,加上银行自有的股票(约为9%),银行直接、间接管理的股票就占德国上市股票的50%左右。 商业银行虽然是德日公司的最大股东,呈现公司股权相对集中的特征,但是二者仍然存在一些区别。在日本的企业集团中,银行作为集团的核心,通常拥有集团内企业较大的股份,并且控制了这些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德国公司则更依赖于大股东的直接控制,由于大公司的股权十分集中,使得大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去监控经理阶层。另外由于德国公司更多地依赖于内部资金融通,所以德国银行不像日本银行那样能够通过控制外部资金来源对企业施加有效的影响。2.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 法人持股,特别是法人相互持股是德日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尤其在日本公司中更为突出。二战后,股权所有主体多元化和股东数量迅速增长是日本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化的重要表现。但在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股权并没有向个人集中而是向法人集中,由此形成了日本企业股权法人化现象,构成了法人持股的一大特征。 据统计,日本1949--1984年,个人股东的持股率从69.1%下降为26.3%,而法人股东的持股率则从15.5%上升为67%,到1989年日本个人股东的持股率下降为22.6%,法人股东持股率则进一步上升为72%,正由于日本公司法人持股率占绝对比重,有人甚至将日本这种特征称为“法人资本主义”。 由于德日在法律上对法人相互持股没有限制,因此德日公司法人相互持股非常普遍。法人相互持股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垂直持股,如丰田、住友公司,它们通过建立母子公司的关系,达到密切生产、技术、流通和服务等方面相互协作的目的。另一种是环状持股,如三菱公司、第一劝银集团等,其目的是相互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资产和经营关系。 总之,公司相互持股加强了关联企业之间的联系,使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结成了“命运共同体”。3.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 德日公司的股东监控机制是一种“主动性”或“积极性”的模式,即公司股东主要通过一个能信赖的中介组织或股东当中有行使股东权力的人或组织,通常是一家银行来代替他们控制与监督公司经理的行为,从而达到参与公司控制与监督的目的,如果股东们对公司经理不满意,不像英美两国公司那样只是“用脚投票”,而是直接“用手发言”。但是德日公司的监控机制的特征有所不同。德国公司监控机制的特征 德国公司监控机制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德国公司的业务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相分离,并成立了与之相对应的两种管理机构,即执行董事会和监督董事会,亦称双层董事会。依照法律,在股份公司中必须设立双层董事会。监督董事会是公司股东、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和监督机构。德国公司法规定,监督董事会的主要权责,一是任命和解聘执行董事,监督执行董事是否按公司章程经营;二是对诸如超量贷款而引起公司资本增减等公司的重要经营事项作出决策;三是审核公司的账簿,核对公司资产,并在必要时召集股东大会。德国公司监事会的成员一般要求有比较突出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监事会主席由监事会成员选举,须经2/3以上成员投赞成票而确定,监事会主席在表决时有两票决定权。由此来看,德国公司的监事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股东行使控制与监督权力的机构,因为它拥有对公司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权与解雇权。这样无论从组织机构形式上,还是从授予的权力上,都保证了股东确实能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与监督职能。由于银行本身持有大量的投票权和股票代理权,因而在公司监事会的选举中必然占有主动的地位,德国在1976-1977年度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在德国最大的85个公司监事会中,银行在75个监督董事会中占有席位,并在35个公司监事会中担任主席。 如果公司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不善,银行在监事会的代表就会同其他代表一起要求改组执行董事会,更换主要经理人员。由此可见,德国在监事会成员的选举、监事会职能的确定上都为股东行使控制与监督权提供了可能性,而银行直接持有公司股票,则使股东有效行使权力成为现实。 二是德国监控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职工参与决定制度。由于德国在历史上曾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极为活跃的国家, 早在200年前早期社会主义者就提出职工民主管理的有关理论。1848年,在法兰克福国民议事会讨论《营业法》时就提议在企业建立工人委员会作为参与决定的机构。1891年重新修订的《营业法》首次在法律上承认工人委员会。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制定的著名的魏玛宪法也有关于工人和职员要平等与企业家共同决定工资和劳动条件,工人和职员在企业应拥有法定代表并通过他们来保护自身的社会经济利益等规定。尤其在二战以后,随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德国职工参与意识进一步兴起,德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参与决定的法规。目前,在德国实行职工参与制的企业共有雇员1860万,占雇员总数的85%。在德国的职工参与中,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其一是在拥有职工2000名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参与方式的法律依据是1976年通过的《参与决定法》。它涉及的主要是监事会的人选。 监事会的人数视企业规模而定,在2000名以上到1万名职工以上的企业有监事会成员20名。职工进入监事会的代表中,职工和高级职员是按比例选举的,但每一群体至少有一名代表。其二是拥有1000名以上职工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参与决定涉及到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中要求有一名劳工经理参加。监事会的人数定为11人,席位分配的过程是,劳资双方分别提出4名代表和1名“其他成员”,再加1名双方都能接受的“中立的”第三方。其中的“其他人员”规定为不允许与劳资双方有任何依赖关系,也不能来自那些与本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其三是雇工500名以上的股份公司、 合资合作公司等。规定雇员代表在监事会中占1/3,在监事会席位总数多于1个席位时,至少要有1名工人代表和1名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由工人委员会提出候选人名单,再由职工直接选举。 这样职工通过选派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即所谓“监事会参与决定”,使得企业决策比较公开,这有利于对公司经营的监督,同时还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因为职工在监事会中占有一定的席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被兼并接管的可能性。这也是德国公司很少受到外国投资者接管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保护了经理人员做出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微贷网p2p的产品类型与产品结构有哪些 楼主你这个也太复杂了,对于我们来说资金安全才是正事。 我是在互贷上投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