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行业发展 信贷行业, 跪求.如何发展信贷业务? 国家现阶段的政策还是以恢复,但较之经济危机最严重之时,国家现在的宏观政策已经趋于更加理性,目前对于信贷业务还是依旧在沿袭着经济危机时制定的各种政策,我想现阶段也许发展信贷业务还会得到国家的支持,因为恢复经济还是目前的主要工作,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恢复,国家依旧会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民生,并且伴随着对房地产业暴利的不满与人们买不起房的抱怨声越来越高,日后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扶持还会有多少也将会影响信贷业务的发现,而且现在中国经济也正在一个转型期内,因此在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更加高附加值更加绿色的产业来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所以如果希望中国信贷业务有长足的发展,那就必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不断完善信贷业务,推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业务,因为国家的宏观政策不过只是起到指导与调整的作用,信贷业务则是其真实的执行者,因此二者的关系应是相生相息的关系,只要善于理解国家宏观政策的长远意义,并积极准备,我想信贷业务还是可以有很好发展的。
对公授信这玩意每个银行大差不差,原理是一样的。操作上有些区别罢了。
先要说个概念,授信不等于贷款。授信的范围很大,只要有敞口,都叫授信,贷款的范围很小,指的仅仅是银行有条件的借你一笔钱。
中资银行的企业授信么,
1、客人先开户,开户资料就是代码证啊,营业执照啊,税务证啊,开户证啊那些一套。开户后3天账户可用。
2、然后企业联系客户经理,和客户经理说自己的贷款需求,要多少钱,要什么产品(国际业务产品还是人民币业务产品),多少期限,自己公司业务结构怎么样,账期结构怎么样。
3、银行客户经理根据你们公司的业务情况,给你设计产品。产品很多,不一定是纯粹的1年1放的流贷,什么信用证啦,保函啦,押汇啦,国内保理(国际保理)啦……要根据之前客人提供的公司信息来设计,和客人沟通,敲定最终的授信方案。
4、敲定方案之后,企业一般提供一些这笔授信所需的所有项目资料,具体提供哪些要看你之前和客户经理商量敲定的是做什么方案,每种产品要求的东西都不一样,外汇授信一般提供报关单,提单,客户(你们公司的客户)的相关资料,发票,海运单,保险单,合同等等,人民币业务一般提供房产证(如果有抵押),存单(如果有质押),法人授权书,审计报告,起码3年年报+若干月报,交易合同,缴税凭证(或者报税系统打印),部分科目明细,该笔授信有关的具体的项目资料等等。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一句两句说不清的。
5、客户经理搜集齐所有资料,就开始写调查报告,期间会让客户补件,可能会多次上门拜访,会问客人一些财务和日常生产经营问题,客户要积极配合。6、写完调查报告,上报分行待审会,审批通过或者不通过。
7、不通过的一般复议,复议再没戏,一般当年就没戏了。通过的就可以放款了。客人提供后续一些资料,到银行来做业务审批,审批过程由客户经理办理,客户最后盖章就行了。
外资银行么麻烦一点。
其他都差不多,但是在客户提交的材料上基本是厚厚一叠,一笔贷款的档案相当于中资银行一个客户的全套档案那么多。而且贷后管理极其繁琐,收费也比较贵族化,所以一般企业,除了国际大企业需要国际性银行撑个脸面,一般都选择内资银行。价格可以谈,手续相对也比较简单。
外资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要求较高,所有的调查报告全部用英文写,而且外资没有待审会一说,credit都是相互独立的。企业除了配合客户经理以外,还要配合credit,因为credit收到每个案子,最终都要亲自去企业调查情况。内资的信审也会下企业,但是不是每个都去。
但是话说回来,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首次贷款提供的资料都不亚于企业做一次审计。只不过,外资银行每次贷款要提供的资料都不亚于做一次审计,而内资银行只是第一次烦,烦完了后面就好办了。
(一)大力拓宽信贷业务种类
现在农发行信贷业务主要是粮棉油储备调控、收购调销、农村中长期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业务。这样的业务结构与农发行目前性质比较融合,对于农发行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农发行在以后的发展必然面临来自其他商业性银行的竞争,这样的业务结构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所以农发行应该时刻准备扩大自己的业务种类。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政策性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所以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都应该纳入到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其中,对于农村中小企业更应该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比较落后,但是总体上这些企业会给农发行带来很大发展潜力。同时,农发行还应该增加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对于银行效益的提升将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精简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
农发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该最大程度的精简办贷手续。只有这样才能大大的提高办贷效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些不必要的资料就可以省略掉。这一点可以学习一下其他商业银行“一天办贷”的效率。农发行的信贷客户多为企事业单位,信贷金额比较大,“一天办贷”的效率肯定实现不了,但是可以在贷款申请、调查、审查、审议、审批、放贷等环节中尽量减少一些手续。比如说贷款调查,只要把一些与贷款安全相关的实质性内容调查清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三番五次的对企业进行调查,这样才能降低农发行的办贷效率。再比如,有些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就可以不用通过审议环节,这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办贷效率。
(三)升级信贷管理系统,增加支付结算手段
信贷管理系统可以说是包括农发行在内所有银行的经营核心,也是关系农发行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现在农发行的CM2006信贷管理系统完全可以应对现有业务办理。可是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国内外任何一家管理先进的银行都拥有自己的信贷管理系统。从国外的花旗银行到国内的工商银行,其信贷管理系统都是一流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升级更新。因为农发行自身的性质及业务发展方向,CM2006信贷管理系统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升级,最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农发行最终将会走上研发自己信贷管理系统的道路。在支付阶段手段方面,农发行也应该大力发展,票据结算、转账结算、电子支付手段等都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农发行未来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将成为农发行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提高员工的准入门槛。在新招录员工计划中,注重学历和学力的结合,学历是新员工应聘的前提,学力是新员工应聘的基础。避免新员工只有高学历但是没有真正的学习能力或者具备学习能力但是没有学历的情况发生。其次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实行培训考核与业绩考核两方面的管理,使得培训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领导行还应该结合业务发展趋势举办不定期的培训,使员工的知识结构与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再有就是加强员工的激励制度建设。对于员工的激励应该是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员工的激励紧紧的与其工作业绩挂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总行应该分级增加下级行利润支配的权利,增加利润分配力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最后是增加人力资源的储备。农发行未来发展必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就无法支撑未来发展的压力。所以农发行应该从现在起在全社会范围内招录具备发展潜力的人力资源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贷款公司业务员应该怎么发展业务 不怕吃苦,到处跑 银行贷款业务创新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请以实例为据加以说明 1、业务创新。
①大力发展银团贷款。为顺利推行银团贷款,至少好三方面工作是严把项目关和合同关,确保贷款项目选择的正确性,明确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二是银团贷款发生的各项费用,银行与企业应合理负担;三是规范牵头行与参与行之间的责任和利益关系。
②并购贷款。并购贷款是为企业兼并。收购等资本营运活动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与一般的企业贷款最大的不同就是贷款的用途既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商业性的,而是用于资本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低成本扩张。这种贷款的对象主要是投资性而不是投机性的并购活动。并购贷款要设立担保和抵押,用于抵押的可以是企业,但一般是资产。并购贷款的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讲,发展并购贷款的前景是广阔的。
③保理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保理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应收款项为抵押,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贷款业务方式。这里银行实际取得了收取客户的应收账款的责任。由于这项贷款中银行承担了额外的费用和风险,所以它通常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而且以该客户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更小比例贷出;防范这种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所抵押的应收账款的信用分析。
2、投资业务创新
①改进国债购买方式。建议决策部门在今后的国债发行对象选择方面进行适当的修正。
②购买企业债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购买企业债券可能会遇到信用风险,即发行债券的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全额兑付债券。化解这一风险的主要方式是加强对债券发行企业信用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
③投资于资产支持的证券,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资产证券化将在我国广泛展开,从而,以贷款和其他资产支持的证券将不断推出。 信贷业务怎样发展客户? 主动出击 小微贷款业务要求客户经理根据所在市场区域,主动开展上门营销进行陌生拜访,走访各类型潜在客户,了解资金需求与行业特点。客户经理每人每周必须有一定量以上的营销时间和营销户数,不允许等客上门。 2019年国内贷款业务发展如何
原:2019年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市场分正经历着“生死劫”,监管政励并购重组2019贷公司正经历着“生死劫” 延续2018年的颓势,2019年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行业仍处于“低沉期”。7月15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开年至今仅有55家小贷公司成立,这一数量较2018年同期新增的64家再次缩减,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数量的一半。随着潜在风险的加速暴露,监管机构也在逐步加大对此类企业的管理力度,小贷公司正经历着“生死劫”。 小贷公司正迎来优胜劣汰高峰期:开年以来仅10家公司“开店营业” 小贷公司正迎来优胜劣汰的高峰期,7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后发现,排除已注销和正在注册的公司,2019年开年以来新成立的小贷公司数量急速缩减,仅有55家公司成立,其中10家公司经营状态为“在业”,45家公司经营状态为“存续”。这一数量相较2018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数量的一半。 时间线拉长来看,2018年同期,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共有64家,其中经营状态为“在业”的公司有13家,经营状态为“存续”的小贷公司有51家。2017年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共有123家,其中经营状态为“在业”的公司有24家,经营状态为“存续”的小贷公司有99家。 激活民间资本、扶助“三农”和小微——曾被寄予厚望的小贷公司每况愈下,除了新增小贷公司数量急速缩减外,新三板挂牌的33家小贷公司日子也并不好过,据麻袋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33家小贷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合计108.1亿元,同比下降2.7%。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值为3.28亿元,2017年该值为3.37亿元。从近五年的财务数据看,33家小贷公司中,2017年实现盈利的有32家,2018年下降到28家。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至2015年,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快速增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5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达到了最高峰8910家,从业人数达到11.73万人,贷款余额达到9411.51亿元。2015-2018年,小额贷款公司行业风险频发,亏损面加剧,发展日益艰难,机构数量逐年下滑。截至2018年底,全国小贷公司共有8133家,较2017年底的8551家减少418家,降幅达4.89%;从业人员90839人,较2017年的103988人减少13149人,下降12.64%;贷款余额9550.44亿元,较2017年的9799.49亿元减少249.05亿元,下降了2.54%。 2013-2018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2018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及从业人员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影响小贷公司发展的主因,是其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其资金来源及融资额度等面临诸多限制,进而导致经营过程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其次是小贷公司客群以“三农”和小微企业为主,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逾期上升,计提的资产损失准备相应大幅上升,严重侵蚀了小贷公司的营业利润。 多地小贷公司迎整治“风暴” 随着小贷公司风险加速暴露,监管机构也在逐步加大对此类企业的管理力度。今年以来,包括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在内的多地都开启针对小贷公司的整治“风暴”。 7月12日,江苏省金融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的通知》,从审批管理、股东资质、外部融资、实际利率、贷款管理、不良资产清收、业务合作、涉案涉诉多个方面重点排查小贷公司的违规内容。 这也是继2018年12月,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宣布终止全省89家小贷公司相关经营资格后,该地区针对小贷公司专项整治的又一举措。除了江苏省外,多地小贷公司也出现被限期整改、取消业务资格的现象。4月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透露,将省内110家小贷公司列入限期整改,304家小贷公司列入清理整顿,预计到2019年底前,吉林省小贷公司数量将压降至420家左右。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吉林省2018年末小贷公司数量为488家,这意味着2019年将关闭68家左右。1月8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融资担保处连续发布13则公告,取消18家小贷公司的试点资格。 在经济增速下行和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势头不减的冲击下,小贷公司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看来,经济增速下行带来的影响是小贷公司不良率攀升,利率下降;金融科技的影响是巨头下沉,模式变革。双重影响交织下,龙头尚可勉强应付,中、小贷公司则渐渐跟不上节奏。 监管政策鼓励并购重组 在数量缩水、贷款余额负增长的状况下,小贷公司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在王诗强看来: 首先,在对小贷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和风险出清后,监管部门应对传统小贷公司的法律地位予以“扶正”,在中央统一政策加强监督的前提下按属地原则进行监管。 其次,给予小贷公司的涉农、涉微贷款收入更大税收优惠和政策补助,鼓励小贷公司在“三农”和小微贷款领域与其他金融机构错位竞争。他进一步指出,当前,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建议监管出台政策时,不要一刀切。对于部分欠发达地区,对合规经营的小贷公司给予更多的融资支持。 “小贷公司大型化,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再深一层看,小贷公司大型化也是科技重塑金融的必然要求。科技打通了时空界限,消解了小贷公司‘小而美’模式的生存空间,大型化叠加科技化,是小贷公司的一条可行出路。”薛洪言强调,“站在监管机构的角度,可出台鼓励小贷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指引,疏通小贷公司的退出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