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
招学生“地推” 最快3分核 推分期购物节 实际年利率20%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 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 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 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调查 对于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如何运作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第一步 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 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 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 “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 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 不用视频网签 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 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报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以至于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 采访过程中也有贷款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在填写多项个人信息资料后,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线上的业务不是特别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会强调严格审核,劝大家量力而行,少贷些。这既对客户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一位不具姓名的从业人士坦承。 第三步 鼓励大学生借款超前消费 甚至推大学生分期购物节 那么,大学生从这些平台借来的钱都会干什么?北青报记者下载了某校园网贷平台的APP,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期,毕业自主创业”。 因欠网贷而自杀的河南大学生后经媒体证实,之所以其欠下60多万巨款,是该学生网贷去赌球。公开资料显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借贷需求平台都满足,那么,平台会不会追踪借款之后的资金流向?北青报记者带着疑问拨通了该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究竟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和核查,系统选项你填了什么,我们就默认是这个。” 随访的数位大学生表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2015年9月1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此外,该网站专门开辟了热门端游的游戏点券的分期付款,页面显示,限时抢购的满减电子券当日被抢空。 内存 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网贷害死人的真实案例有不少,为什么还有人贷款 是什么意思 大学生什么借款软件可以借钱,大学生网贷悲剧案例 申请贷款的条件: 1、国境内有固定住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65周岁的中国; 2、有正当且有稳定经济收入的良好职业,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遵纪守法,没有违法行为及不良信用记录; 4、贷款用途明确,符合国家规定,且可提供相关证明; 5、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新型网贷诈骗盯上了年轻人是怎么回事?
近日,北光消费大数据研联合消费者网对2020年以来的网贷舆情信息统计分析发现,销校园贷”、山寨平台、“网贷刷单”、“刷银行流水”、“消除不良记录”已成为诈骗犯罪的新诱饵。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新型网贷诈骗犯罪活动中,不法分子不再只盯着老年人的养老积蓄,而是把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当作目标。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网共监测到有关网贷诈骗舆情信息368205条。 在288308条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信息中,涉及“注销校园贷”骗局92672条,占比32.14%。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总监陈旭辉介绍,“注销校园贷”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后,假借注销校园贷记录之名,诱导受害者在众多网贷平台贷款,并将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后便销声匿迹。 扩展资料 需要多方面协同打击 “此类诈骗案件主要三个步骤。第一步,诱骗下载。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伪基站仿冒成官方号码,向用户发送包含注册链接的欺诈短信,或者通过假冒金融机构客服,诱导有贷款需求的客户下载虚假APP;第二步,实施欺诈。当受害者下载假冒APP后,诈骗分子就会利用收取所谓的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等方式,诱导受害者向某些账号转账;第三步,提钱财后,直接将受害者拉黑。” 马上金融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总监陈旭辉表示,“网贷刷单”骗局近年来也越来越多。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有兼职赚钱的心理,谎称找受害人从事“网贷刷单”业务,只需用受害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贷款,由此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由对方偿还,并支付受害人一定的提成,诱导受害人在网贷平台注册并申请贷款。当贷款申请下来后,不法分子将贷款据为己有,并立即失联。受害人不仅挣不到钱,还需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事物的产生,网络电信诈骗的手法也不断更新换代。与传统诈骗不同,网贷诈骗的全程操作均在虚拟空间完成,使得打击难度较大。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有关部门也应加强防范金融诈骗的宣传及普及,让更多消费者远离网络诈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警惕!新型网贷诈骗盯上了年轻人
网贷害死人的真实案例 有些部门就是等出人命了才引起重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是骗人的吗?总书记提的好,不作为的干部就该换地方 校园网贷诈骗如何判刑,能拿回我的钱吗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公诉,法院判刑。能拿回多少钱,要看公安机关追回了多少赃款,如果追回了20%,那么你可能就拿回20%,前提还必须是认定你是受害者身份才行。 大学生网贷被骗的案例有哪些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