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是哪里人? 出生年月:1963年 籍贯肃 公司: SOHO中国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兼联席总裁 旗下:SOHO尚都 建外SOHO SOHO现代城 长城脚下的公社 博鳌蓝色海岸
在中国房地产界,潘石屹无疑是个另类。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为世人瞩目。不破不立,潘石屹无疑也最具备创新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潘石屹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以城市标志性符号引领这个城市的建筑潮流。潘石屹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所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在商业上取得空前成功,SOHO中国的销售额及纳税额都连续多年在中国地产行业名列前茅。
潘石屹对商业有其独到理解,他不单纯追求开发规模和营业额,更注重建筑的长远价值,强调要做中国的、当代的建筑。潘石屹所开发项目利润率在中国地产行业最高,据国家地税局公布数字,2003年SOHO中国公司纳税1.77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二,2005年,SOHO中国纳税3.0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0%。
同时潘石屹把商业、生活娱乐化,坦诚面对社会公众,是中国广大传媒追逐的对象。
潘石屹自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1992年与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北京万通新世纪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现改名为新城国际)。
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公司创建以来,两人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在北京CBD的第一个大型综合项目、50万平米的SOHO现代城;位于海南省,拥有115栋别墅的博鳌蓝色海岸;由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该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的建筑项目;以及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域,70万平米的建外SOHO,该项目销售额突破90亿元人民币。
潘石屹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享有很高知名度,是建筑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奖项及荣誉
国内第一份采用搜索引擎指数作为评选标准的房地产榜单评选出2004年“中国地产十英雄榜”,前三甲分别由潘石屹、王石、任志强等获得。
获得“2004年搜狐焦点主题社区大型颁奖典礼”2004十大地产影响力人物
2003年获得由胡润与国际著名传媒集团“欧洲货币机构投资”共同推出的首个中国内地富豪榜于10月17日首次在新浪网推出的“2003中国房地产影响力人物五十强”
200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邀为主讲人;
2002年和2003年两度担任"博鳌亚洲论坛"主讲人。
2001年,潘石屹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深圳住交会“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SOHO中国开发的项目
SOHO·尚都(2004-2007)
SOHO·尚都的建筑面积17万平米,占地2.2公顷,位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内,整个项目处在朝外商圈、建国门商圈和国贸商圈三圈交汇的黄金地带。由一个拥有443户商铺的5层商业街和2座拥有270个办公单元的中等高度的写字楼组成。两座主写字楼中间由低层的玻璃走廊及商业街廊连接而成。SOHO·尚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形成自然界中万物的形状及图案,建筑风格突破传统的横平竖直,形式更加大胆前卫。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商业项目。该项目将在2005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中完工。
设计师:彼德·戴维森(Peter Davidson),实验室建筑设计工作室(Lab Architecture Studio),澳大利亚
建外SOHO(2000-2006)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黄金位置(国贸中心对面),建外SOHO是SOHO中国继成功开发SOHO现代城后,把SOHO理念提升到一个大型社区新的实践。建外SOHO总建筑面积70万平米,由18座公寓楼,2座写字楼和4座别墅,400家沿街店铺,364套办公室,2069套公寓组成,16条弯曲的小街镶嵌在洁白的楼宇之间。该项目在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4月,1期工程9座塔楼已交付使用。
建外SOHO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荣获全国房地产单体项目的销售冠军,SOHO中国也因此成为2003年度全国房地产行业纳税额第二的企业。建外SOHO同时获得众多很高的荣誉和奖项,并作为新北京的象征成为众多世界名牌广告拍摄的背景。
设计师: 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日本
长城脚下的公社 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2000-2002)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SOHO中国最具创意的项目,位于水关长城静谧的山谷,是由12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2002年长城脚下的公社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张欣作为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投资人“因其大胆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同时,长城脚下的公社参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包括11幢别墅和1座会所,已经在2002年10月完工。
设计师: 张智强,香港;坂茂(Shigeru Ban),日本;崔凯,中国大陆;严迅奇,香港; 简学义,台湾;安东(Antonio Ochoa),中国大陆;隈研吾(Kengo Kuma),日本;堪尼卡(Kanika R’Kul),泰国;陈家毅,新加坡;古谷诚章(Nobuaki Furuya),日本; 张永和,中国大陆;丞孝相(Seung H-Sang),韩国
博鳌蓝色海岸 Boao Canal Village(2001-2002)
博鳌蓝色海岸位于海南省博鳌镇,由115幢现代、前卫别墅群组成,该项目与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为邻。项目于2002年完工,并被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指定为会议用址。至今,博鳌蓝色海岸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参加论坛的贵宾,获得好评如潮。同时,它还是非常热门的度假休闲场所。2003年3月,该项目香港设计师严迅奇因博鳌蓝色海岸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而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颁发的2002年建筑大奖“境外作品奖”。
设计师: 严迅奇(Rocco Yim),香港;承孝相(Seung H-Sang), 韩国
SOHO 现代城(1997-2001)
SOHO现代城是SOHO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它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国贸中心东面。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8万平米,拥有数十家店铺,283套办公室,1,897套公寓。 1997年,SOHO中国预见到中小公司的迅速崛起以及他们对居住和工作空间混合的需求越来越大,便首次向市场推出“小型办公,居家办公”(Small Office Home Office--SOHO)这一概念,给业主提供了灵活多功能的空间。该项目于1998年正式销售,其销售总额约40亿人民币,并且连续两年(1999,2000)获得北京市房地产单体项目的销售冠军。SOHO现代城于2001年完工 美国次贷危机是谁最先预言? 巴菲特于02年就预言过次贷危机的爆发和破坏性 一个描述潘石屹的创业故事,故事是以当初和潘石屹一起打拼的人之口讲出来的。 各自有各自的命,当初人家怎样打拼你有事怎样打拼的。各自有各自的福。 潘石屹搞办公楼O2O:谈对象都互联网了还有什么不行 石屹的互联网思维:丢掉中介丢,手机直接下单付款。 “SOHO家公司叫百合网,大数据就是媒婆,一天可以撮合一千多对,连谈对象都可以互联网,还有什么不能?” 在美国苹果总部见过CEO库克后,SOHO中国(00410.HK)董事长潘石屹速度把互联网用到了办公楼租赁上。潘石屹1月17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SOHO正在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移动化办公产品SOHO3Q,望京SOHO和复兴广场将最快启动。其最本质的互联网内容就是网上可直接选房、下单、付款,价格将在2月1日APP上线时公布。 2014年,潘石屹夫妇去苹果总部取了经,和其他科技公司不同,造办公楼的潘苹果更关心他们的新办公楼。他总结了下:“有一技术我们可以采用,开车到停车场时,苹果手机上马上弹出你能停的最近的车位。回国我们也搞一套,在我们管理的项目上用上。” 而他公开的所谓移动化办公,吸引的都为短租客户。SOHO将在公共空间内新盖MINI办公楼,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万平方米不等,按人头收费,最短租约为一周。 潘石屹版的O2O,不同于雷格斯等传统商务中心,不提供注册功能;也有别于产业园区的办公楼,不和天使基金合作,做孵化器概念。纯办公,网上选房下单付款后,去前台领钥匙。没有中介,没有销售,一切都按网上的程序来办。 潘石屹称,从产品设计、施工到使用,要6个月。之后,租金开始回流。 “互联网,是让事儿变得更简单更快。”潘石屹兴致勃勃提到刘强东做的京东金融,“(京东金融)贷款到放款,不得超过2分钟,成本不超过5分钱。传统银行要15天,最低成本是2000元。至于风控,就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 自上市以后,一直强调“只做上海(楼盘)、北京(楼盘)核心区域办公楼”的SOHO改变风向。“2015年,SOHO3Q产品会完成8个,单个项目最大为3万平方米。”潘石屹表示,“除了北京、上海,还在看全国各地尤其是省会的房子,租也好买也罢,都可以做3Q产品。但是,物业必须由我们管理。” “现在,SOHO账面上还有100多亿现金,再过段时间有几笔大的资金进来,将超过200亿现金。”潘石屹表示,“想了很久,没有走万达这种砸百亿自己做互联网这条路,而是纯做产品。我们目前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四五十个(3Q)项目。” 工商局长舌战央视女主持文字 一位在现实生活中,众多浙商“粉丝”的政府官员,因段50多分钟的视频被疯转热捧,甚至有网民称其为“最给力”的政府官员。
他就是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
1月3日凌晨00:42,网友“真老顽童”在新浪微博上传视频《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斗智”央视主持人董倩》,截至昨晚11点,已被转发13861次,评论3767条。
这段被网友在微博上转贴的视频内容,是一个多月前召开的民企峰会上,他与央视主持人董倩的精彩对话。
语言:表现力强善于讲故事
网上流传的这一段视频,几乎把郑宇民的演讲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郑宇民的演讲在政府官员中很有特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郎友兴说,“表现力强,善于讲故事。”
当听众们听腻了那些无聊冗长的官话时,突然听到像郑宇民这样生动幽默的语言,当然欢迎。造成“官话”刻板的原因,郎友兴分析:“是因为长久以来,我们的官员只是对上级负责,造成了他的语言非常严谨。”
熟悉郑宇民的人一点都不奇怪他如今在网上的火爆程度。
“郑局长的口才很好,我们准备的讲话稿,他从来不用的。”省工商局一位干部透露说。
地方宣传干部出身的郑宇民被称为“才子”,每年浙江举办的民企峰会。那些从全国各地赶回来参加的民企老板,大多数的目的只有一个:想亲耳听一听这个工商局长,今年有什么新的话对他们说。
当然要让那些身价动辄千万以上的民企老板真心喜欢这个工商局长,除了需要了得的口才之外,还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郑宇民做到了这一点,他一直充当着这些浙江民企“娘家人”角色,时常为浙江民企的发展鼓劲。
内容:契合了当下的社会情绪
在视频对话中,郑宇民频频为民营企业特别是浙商“评理”。无论是讲社会功效作用,还是慈善公益行为,他都举例证明民营企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民营企业不是创利大户,民营企业是生命之水,它们是纯净的矿泉水,是农夫山泉,是娃哈哈。它们是社会和谐之水,是国计民生之水,是清润在每一个百姓心田里的生命之水。”郑宇民说。
一个事实是,这几年国企的垄断发展或多或少正在成为民众争议的话题,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如今却面临着各类政策的区别对待,成了“弱势群体”。
“网友为什么要围观,主要根源是公众对公权力不透明的不满,他们渴望推动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而这取决于我们社会的改革进程。”
长年研究传播行为和方式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昨天分析说,“这段视频和这个局长能火,一个普通事件,最后能成为公共事件,正是因为符合了当下的社会情绪。”
董倩:郑局长,以前我们都在那儿站着说,这次为什么坐着说,是不是因为气比较短了,所以坐着了?
郑宇民:站着说话和坐着说话跟气短气长有什么关系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是坐着说话的。我不愿意站着说话是因为不愿意跟穿高跟鞋的人在一起比高。
你是央企穿着高跟鞋,我代表民企,我穿着平底鞋,我们在一起,我觉得不公平,应该坐下来平起平坐,你就没有了高跟鞋的优势。
董倩:今年全国工商联提供了一个数字,说五百条民营企业的胳膊,比不上两条国企的大腿,五百个民营企业它们所有的利润加起来,不如两家中石油、中石化,然后再加上中移动。我不知道您怎么看,胳膊就这么没力气吗?
郑宇民:不能因为国有企业的成绩来否定民营企业存在的价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所有女人的胡子加起来不如一个男人的胡子长。为什么?她没有这个功能。
国有企业是酒,民营企业是水,水更多地体现的是社会功能,大家都知道上甘岭战士们呼唤的是水水水,上甘岭战士他不会说酒酒酒。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灾区群众说的也是水水水,上海大火救济也是水水水,不会说酒酒酒。如果酒酒酒那你不完蛋了?所以水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全国4300万的企业,民营企业占多少?92%以上。全国有多少就业人口?7.79亿。国有企业安排就业人口多少?6300万,91.8%都是民营企业承担的。
董倩:巴菲特还有盖茨来中国,当时有一个慈善晚宴,最后宗庆后没有去,您有没有这样的担心,会让大家觉得浙商很抠门。
郑宇民:马云先生也受邀了,马云先生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说我不去人家说我浙江没有人,人家有个陈光标我就没有人了,我去他万一叫我裸捐我怎么办?所以他也斗争了好长时间,最后他去了。他跟巴菲特跟比尔·盖茨都是好朋友,他是临开宴一个小时去的,他说两位先生你们来得不是时候,也找错了地方。他们说为什么?他说任何事物都是有阶段的,中国没有到这个阶段,你巴菲特75岁才把360亿捐出来,你50岁为什么不捐呢?巴菲特说我50岁没有认识啊。他说对啊,浙江的民营企业家都是50岁,没人认识到这个份上。所以你要去劝善最好去日本,到日本去劝善,要去大阪。所以这两位先生一听很有道理,不住地点头,明白明白,这次只吃饭不劝善。
董倩:这几年,浙商的创造力不如其他地方的企业家,原谅我这么讲,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浙商的创造活力已经不如其他地方了,说明浙商已经老了?
郑宇民:浙商很疲倦,出生早容易老,走在前面也容易老,贡献大也容易老。浙商贡献很大,60%的税收、70%的出口、80%的善款捐助、90%的就业安排。浙商是苦操劳,长兄容易老,浙商是很辛苦的。
董倩:郑局长每次谈到浙商的这种精神总部的时候总是紧皱着眉头,我发现在过去的几年里面,精神总部好像是您第一个提出来的,党支部倒是建立起来了,很多企业里面要有书记,所以这个党支部、党建的工作是党要建还是说我要建,建的目的是什么呀?
郑宇民:鲁冠球主席前不久跟我交谈的时候他说,有一年总书记到他的企业里去视察,问他你要什么?要政策要贷款要项目?鲁冠球说我不要,我不要政策也不要项目也不要资金,我要看文件。他要给他一个特殊的看文件的权力,从此以后省委机要室多了一个省厅单位送文件的部门,就是万向集团。鲁冠球先生现在没有什么特权,他有一个特权,就是看红头文件的特权。看文件可以让自己方向更明晰,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度,这样一个执政条件,企业家离开党的领导、离开政策你就是盲人骑瞎马。
董倩:富二代这个角色在整个社会上的整体形象并不好,您怎么看待,这个传承怎么解决?
郑宇民:现在批评富二代的比较多,我觉得要非常理性清醒。这确实提醒了我们民营企业教育新生代的问题。我们现在有许多民营企业子弟不愿意子承父业,也不愿意再创新业,这个现象值得重视。批评富二代并不是不要富裕,也并不是要扼杀富二代,是要让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传承,创造出一个富有人文情怀,富有创业精神,富有社会责任的富而思近、富而思远、富而不忘本的创业新生代,这是我们民营企业共同的愿望。
微博
@潘石屹V:中央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她问得挺好的。您要多关心、关注中国美女们。
@封新城V:这位郑先生很靠谱。
@黄亚生V(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这位局长讲得很好。终于有一位人士正面地、响亮地维护浙商对中国的贡献。
@宁财神V:漂亮!
@孔二狗:浙江官员的水平的确要高出一截,这个局长的水平确实够高的。
@段博惠:这位局长思辨能力很强,知识渊博,境界很高,声情并茂的演讲振奋人心、鼓舞着民营企业家。我们的领导们水平越来越高,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传媒老王V:午休时分,看看浙江工商局郑局长的给力!
@纪伊凡:听郑局长讲话,53分钟的视频,我竟然从头到尾看完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完整认真地听完一个领导讲话。
@王嘉萌:特别有水平,不管是文化、智慧、格局还是理念!令老王佩服至极!
@张颂文:认真看了,对中国民企和浙江民企也有了个很好的认知,对话到这个水平不容易,很多话敢从郑局长口中说出来更不容易,局长的很多比喻是精确的!
@郭真Jenny:仔细品味了局长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喜欢水!!我们可以没有酒,但我们不能没有水!!
@不繁才不凡:有思想有魄力有热情非常好!太给力啦!
@汽车电台打字蜗牛:昨晚坚持看到12点多看完,实在是关不掉。今天忍不住又看了一次,也忍不住再转发一次!向老郑同志学习! 如果没有贷款业务,你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金融关系在中国历史,我们现银行,在古代有票号、有钱庄。 一样的是,古代存钱也是有利息的,相当于现在的账户管理费吧,另外还有票号,把钱存在柜台,然后给出票号,有些大型的钱庄可以全国通兑,小型的只能部分通兑。 而借贷关系,也在那个时期就有了,我们经常看电视里有些剧情,一群流里流气的人,冲到家里去,翻箱倒柜、打砸辱骂,就是借了钱,无力偿还,只不过我们现在是通过各种正常甚至非正常手段去索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保全,古代却不一样,甚至会发展到卖儿卖女的行为。 那么,按照“存在就是道理”,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贷款业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他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是在方方面面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说到这里,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借贷业务,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如果没有贷款业务,会有很多人没有地方居住 目前来说,80%的人都是通过按揭购买房产,根据我国目前的薪资待遇水平,收入差点的人,不吃不喝,需要3个月的全额收入才能购买当地商品房1平米,收入好一些的人,不吃不喝1个月才能购买到商品房1平米。 很多人抱怨,房价天天涨,就是工资不涨,作为父母,辛苦存钱一辈子,当孩子成人之后,家里也充其量勉为其难的为孩子提供一个首付的数字,这已经是大多数父母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所以说,如果没有借贷业务,那么这些人口只能选择租房居住,那么各小区,城中村都会人满为患。 其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没地方居住,而对于我国大多数人的思想,认为无论身在何方,有了家才是根,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不会像浮萍一般飘来荡去。 所以说,贷款业务,缓解了有一次性投入的压力,能够给予大多数老百姓一个拼搏的机会,至少,能够让你提前的拥有一套自己的房产,不在居无定所。 如果没有贷款,我国的公共交通会混乱至极 现在购买车辆已经是大多数人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了,无论是结婚、创业,还是收入能力达标的人,都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辆,每天上下班,购物,出游,都会方便很多。 同时,购买车辆是提高生活品质的一项基础,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一辆自己喜欢的车款,而汽车金融贷款业务,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需要付款车价的30%然后用3年的时间将剩余的款项还清即可,你用未来36个月的钱,提前开上了车辆,甚至利用这辆车进行创业,接送孩子,其乐融融。 而如果没有贷款业务,那么可想而知,目前的公共交通的体量如何满足大众的出行要求呢? 所以说,贷款,解决了公共交通问题,解决了个人出行问题,提高了生活品质。 如果没有贷款,目前的世界将不会是这个样子 众所周知,马云和王健林在首付上颠来倒去,他是首付,也是首负,万达有多少债务是通过抵押贷款获得的?又有多少项目是通过贷款来进行的? 而如果没有贷款,他们二位将在很多项目中失去机会,或许他们二位根本在目前什么都不是。 因为,若没有贷款业务,很多人将买不起房产,王健林创业初期的万达也就没有了市场,换个角度说,没有贷款,房地产业务根本无从起步,那么现在也没有了王思聪这位国民老公的存在。 而对于马云来说,是依靠移动端和PC端的网络客户,而有多少人的手机,多少人的电脑都是依靠分期和贷款购买的? 如果没有贷款,就没有这样的用户体量,自然也就没有如今的淘宝。说到这里,不仅仅是他们二位,马化腾,潘石屹等等这些需要终端体量客户的成功人士,都将不复存在。 说到底,就是想告诉你请珍惜你能贷款的资格,而这种资格不是一直都会存在,要贷款,请抓紧。 我一生在外打了半辈子苦力工,人的身体不好,钱也没多少。 潘石屹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一篇让我深触的文章,与朋友共勉!) 一起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红同吃过一盒饭,同喝过一瓶水。现在:潘石屹成了亿万富翁,我在潘石屹的工地当小工。
核心提示
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新闻。但讲述并刊登这段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回忆,揭示“富人之所以为富人,之所以为”的秘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讲述这段回忆录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21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红砖,一起抬过预制板,同吃过一份盒饭,同喝过一瓶矿泉水,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却成了拥有亿元的SOHO中国有限董事长兼联席总裁。他们的命运、人生道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呢?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打工汉的回忆和反思,从中寻找答案吧!
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
李勇是四川省绵阳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化。年2月,21岁的他来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他怀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没想到,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一个年轻人,两人从此成了共患难的铁哥们。
那是上午11时,李勇在南头关口徘徊时,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突然拉着他的手说:“你想去深圳吗?我们去找个熟悉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他们找到了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各交了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李勇当时还心痛花了50元钱,同伴却深深吸了两口气,兴奋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过了边防站,他俩这才开始了交谈。李勇得知,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甘肃天水人,居然是从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李勇吃惊地说:“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啊?这不是瞎折腾吗?”潘石屹毫不在意地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他俩越聊越投缘,很快就以兄弟相称。
李勇和潘石屹来到深圳布吉镇。白天,他们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一晚的招待所里。然而,他们走遍了布吉镇,也没找到工作。一个多星期后,两人把口袋翻了个遍,只剩下5元钱了。李勇沮丧地说:“这可怎么办哪?明天就得饿肚子了!”潘石屹看着桌上的5元钱,乐观地说:“我们不是有一身力气吗?明天去苦力,暂时解决生存问题吧!”
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的一家工地上找到了挑砖头的活儿,每天10元;晚上如果加班,每小时1元。李勇算了算,满足地说:“潘哥,我们在这里长干吧,每月能赚多元呢!”潘石屹却说:“先在这干吧,解决了肚皮问题,以后再想其他法子。”
潘石屹以前没干过粗活,第一天便磨得肩头出血……令李勇想不到的是,潘石屹很快适应了这种苦生活。而且有一天干完活儿,当李勇准备休息时,潘石屹却向包工头支了30元钱,拉着李勇来到街头的一家书店,他一下了3本经济方面的书,李勇却了一本武侠小说《白发魔女传》。回工地后,李勇见潘石屹把经济书也看得津津有味,不禁好奇地问:“潘哥,这书有什么意思?你为什么看得这么带劲?”潘石屹笑了笑,说:“我看书,是学习;你看书,是消磨时间哪!”
两人在工地上干了一个月,每人领到了元的工资。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现在我们有些钱了,马上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吧!”李勇觉得这年头能挣多元钱,已经很不错了,不舍地说:“我们还是留在这里把工程干完吧,一年就可以存上好几千元呢!”潘石屹却说:“老弟,只要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经过潘石屹一再劝导,李勇才跟着他一道向工头辞了工。
年11月,他们终于应聘为深圳福田区正泰贸易的业务员。主要机,底薪元,再按业绩提成。然而,由于两人不懂粤语,普通话也带着浓厚的方言,尽管他们很拼命,业绩却并不佳。有一次,他俩来到一家推销时,说了几遍人家也没听明白。对方恼了,说:“你们普通话都不会说,捣什么乱?出去!”李勇涨红着脸,背着机就准备走,可潘石屹示意他等一等,然后掏出笔和纸,飞快地写道:我们是推销机,而不是推销普通话,我们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机的质量很好。对方接过字条看了看,点头说:“嗯,你说的有道理,那就看看产品吧!”后来,对方居然一下了5部机。
第一个月,他俩一共只推销了20部机,一分钱的提成都没有。李勇埋怨道:“以前每月能挣多元,钱来得多安稳,可现在,唉……”潘石屹却不以为然,说:“你眼界放开些,在工地上靠苦力,每天挣10多元钱,就满足了吗?只要找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每天何止10元,挣1万元也不足为奇!”李勇尽管觉得潘石屹的说法有点异想天开,但还是受到了感染,最终留了下来。
他俩随后果真打开了局面,月收入涨到了多元,潘石屹还因为点子多,被提拔为业务经理。可李勇哪能料到,潘石屹还是不安心、不满足。有一天,潘石屹兴奋地对他说:“老弟,报纸上说海南建省了,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们一起闯海南吧!”李勇大吃一惊,皱着眉头说:“潘哥,留在这里吧!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挣五六百元钱吗?”潘石屹却说:“你放心吧,海南刚刚建省,机会多的是。我们去,一定不会错!”在潘石屹的劝说下,年5月底,两人各自带着多元的积蓄闯到了海口。
恨死“潘哥”,他除了折腾还是爱折腾
然而,他俩到海口住了半个月,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李勇埋怨道:“潘哥,你就是喜欢瞎折腾。在深圳,你都是经理了,可你不知足,偏偏来海南。现在工作都找不到了……”潘石屹只得安慰他:“老弟,机会不需多,一个就可以改变我们的窘况,慢慢等吧!”
两个月过去了,他俩仍没找到好机会。眼看带的钱又要花光了,李勇心急如焚,看到潘石屹每天都要报纸看,他又开始埋怨:“我们饭都没钱了,你还看报?看报能赚到钱吗?”潘石屹却说:“我们不怕吃苦,有什么可怕的?万一没钱吃饭,就去苦力呗!”
8月26日中午,李勇和潘石屹两人仍没找到门路,手中仅剩下6元钱了。潘石屹拿着5元钱,去了一份盒饭,两人分吃了盒饭后,冒着太阳继续走在大街上找工,渴得嗓子都冒烟了。潘石屹拿着最后的1元钱,了一瓶矿泉水,说:“兄弟,喝两口吧,太渴了!”就这样,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议说:“这里到处办砖厂,去砖厂打工吧!”
当天下午,他们来到海口东英镇的一家砖厂寻工。砖厂的老板姓王,对他俩说:“你们穿得清清爽爽,一看就不是做砖的样子,走吧!”李勇见人家连苦力的机会也不给,急得快哭了。潘石屹却挽起裤管,往黄泥中一站,对王老板说:“我这样像做砖的样子了吧?你放心,只要来了砖厂,我们就不会比其他人差!”老板来了兴趣,收留了他们。
砖厂建在山上,不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脱砖坯和垒砖墙全靠人力,一天下来,不但满身满脸是泥,而且全身酸痛。李勇很后悔,说:“潘哥,在深圳时安稳轻松,挣的钱也多。现在倒好,这活既脏又累,而且挣不了几个钱……”潘石屹还是乐观地说:“老弟,闯天下哪有一帆风顺的呢?我以前根本没做过什么苦力活,都没埋怨,你还埋怨什么呀?休息吧!”虽然潘石屹一直硬扛着,但他毕竟身体单薄。李勇看到他实在吃不消,便劝他少干点,自己等一会儿帮他干。没想到潘石屹说:“我们这样干下去,的确不是办法。明天我去和老板谈谈。”李勇不解地问:“我们刚来这里,能谈什么?”潘石屹笑了,说:“现在不告诉你,你明天跟着我去就知道了!”
第二天,潘石屹就叫上李勇一起找到了王老板,他一条一条地给老板提建议:把水引到砖厂,提高工作效率;雨季搭建雨篷烧砖……最后,他说:“老板,我不会一辈子都在这里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让我帮你来管理这个砖厂,第一个月暂时付元钱的工资,保证比现在的效益好得多个月后,我让你心甘情愿地付我元一个月!如果你不信任我,那就算我没说!”王老板听了,说:“我想想,明天再给你们答复吧!”
告别王老板后,李勇说:“潘哥,你可真大胆,和老板刚见了一面,就向他提建议,要当厂长……”潘石屹说:“他如果答应,我觉得我能管理好;不答应,我也不会亏什么。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第二天,王老板叫潘石屹和李勇一起去吃饭,说有事情商量。饭桌上,王老板表示潘石屹说得有道理,答应让他做砖厂的厂长。就这样,潘石屹刚到砖厂20多天,摇身一变成了厂长。李勇佩服地说:“潘哥,你真有胆识,一来就想当厂长,还当成了。”
潘石屹做了砖厂的厂长后,立即在管理上开始改革:花几百元钱来水管,从山上引水到砖厂和泥;又来了小型的发电机,方便夜间照明和加班……这样,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的生产量也提高了不少。潘石屹把砖厂管理得有声有色,老板第二个月便把他的工资提高到每月元,3个月后再次提高到元。
多年后,他怎么就成了亿万富翁
一年后,潘石屹的月工资已涨到了多元,而李勇也被他提拔为管理20多人的组长,每月也有多元收入。李勇终于松了口气:只要不再折腾,每月能挣几百元,多好啊!
年10月,王老板把经营重点转到了上,准备转让砖厂。潘石屹得知后,对李勇说:“老弟,我们把砖厂承包下来,干不干?”李勇一听,连忙摇头,害怕地说:“潘哥,我们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你又要折腾啊!到时如果倒欠一身债,如何是好?”潘石屹劝道:“你怎么老是缩手缩脚?我们来海南不是寻找机会的吗?承包砖厂就是不错的机会!你不干,我也要干!”李勇不好意思再拒绝了,说:“我不投入钱,只帮你做事。到时赚得多,你就多给我点工资;亏了,算我白干。”潘石屹点头答应了。两人马上找到老板,通过一番谈判,以每月元承包了砖厂。承包后,潘石屹把砖厂经营得更加红火,第一个月交了承包款后,还净赚了1万多元,给了李勇元工资。很快,砖厂得到了发展,员工从最初的多人增加到了多人,每月都赢利两三万元,李勇的收入也涨到了两三千元--这在当时可是老板级的待遇啊!李勇乐得像做梦一样。
有了钱后,李勇虽然工作仍认真负责,但他的生活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学会了抽烟和喝酒,工余去街上的录像厅看录像。有一次,当他准备上街看录像时,潘石屹叫住他,说:“老弟,看什么录像?我们骑自行车绕着海口看风景吧!”那天,潘石屹骑着自行车,饶有兴趣地在街上到处逛,相陪的李勇却感到既热又累,心里暗暗埋怨:好不容易才休息一天,看录像多舒服,潘哥却要骑自行车折腾,找罪受,完全是精神病……此后,潘石屹再叫他骑自行车去逛时,他便拒绝了。
谁知好日子刚刚开始,年初,海南经过两年迅猛的大兴土木后,场跌入了低谷,红砖根本不出去,而砖厂每个月的开支却要数万元。到了5月底,两人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可砖厂的销路仍没转机。又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潘石屹只得低价处理了所有的砖瓦,勉强付清了员工的工资。这次打击,让李勇变得很消沉。他坐在地上,一个劲地埋怨自己:明明知道潘石屹过不了安稳日子,自己为什么要跟着他这样瞎折腾啊?
但是,潘石屹却站在砖厂门口和手下的员工一一道别。当最后一个员工走后,他居然泪流满面地痛哭了,可到了晚上,他提着瓶白酒,对李勇说:“老弟,我们今晚一醉解千愁,酒醒后重新开始!”那晚,潘石屹足足喝了8两白酒,醉得一塌糊涂,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来。看到李勇仍在发呆,他说:“老弟,不要伤心了,经历过,失败过,才能成功……”可李勇想:你说得轻巧,这次我可亏了1万多元钱,你亏了好几十万哪!谁还敢和你继续折腾啊?当潘石屹再次要他跟自己闯荡时,李勇摇头了,说:“我不愿再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不想再跟你折腾了!”潘石屹见李勇铁心不再闯荡,只得作罢。年8月25日,两人在破败的砖厂握了握手,互道珍重后便分道扬镳了。
与潘石屹分别后,李勇又去海口的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儿,每月多元。年5月,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李勇,在大街上碰到了潘石屹。潘石屹一见到他,便热情地请他到附近一家饭店吃饭。席间,潘石屹告诉李勇,自己和几个合伙人已经贷款万元,以元1平方米的价格了8栋,准备高价转手掉赚钱。李勇一听,顿时说:“潘哥,万哪!万一亏了,一辈子就完了……”潘石屹却笑道:“老弟,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即使失败,也是轰轰烈烈地失败……”
果然,潘石屹此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8月,山西老板韩九吉上门购,潘石屹开价元/平方米,韩九吉嫌价太高,犹豫了。可再有人上门洽谈时,潘石屹居然开价元/平方米……韩九吉坐不住了,以每平方米元的价格了3栋。不久,潘石屹又以每平方米元的价格了两栋……年底,他来到发展,成立了万通,生意越做越大。而李勇在海南打了两年工,回到老家结婚生子后,仍然四处打工,养家糊口……一晃十几年过去,两人的差距竟然有了天壤之别!
年10月,李勇来到建国门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当他听说SOHO的老板是潘石屹时,内心顿时掀起了狂澜:如果一直和潘石屹在一起,自己怎么可能还在工地上苦力!本来,他的内心涌起一阵阵的冲动,想去找找昔日的“潘哥”,但不知是出于自卑还是自尊,惭愧还是懊恼,他犹豫再三,最终并没有去见“潘哥”。年春节过后,李勇来到广州的一家工地打工,他和拥有亿元的潘石屹的交情,也只能让他在打工之余独自回忆了。
18年时间,能让潘石屹成为众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也可以仍然把李勇困在工地上打工。接受采访时,李勇感慨地说:“以前,我以为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因为每当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图安稳,满足于第二天就明白自己干什么工作,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当初,我还觉得潘石屹每次都是瞎折腾,其实他每次再折腾时,都有了更高的起点,终于折腾成了拥有几百亿的富翁!这就是我跟他的区别呀!”李勇的反思的确有道理,之所以是,是因为贪图安逸,只要能吃着馒头,就不会再奢求蛋糕!而潘石屹的成功,与他“能折腾”息息相关。因为,只有敢于折腾,永远不满足现状,才能赢得机会,才能不断占据更高的人生新起点,获得新的成功!这样的人生虽然充满了动荡与坎坷,但正应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诗,经过磨砺的人生才能大放异彩啊!李勇和潘石屹的人生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落差,其原因难道不在于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