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的危险有哪些 校园贷是2016年轰动校园及社会舆论话题之一,起因事件为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头脑风暴大学生如何拒绝使用网贷? 大学生一定不要网贷,那里有无数的陷阱,首先自己警惕,拒绝任何诱惑 如何防范不良校园网贷?
1、学校大讲解网贷、信用贷的宣2当地政府、 派出所加强宣传力度,防止学贷违法犯罪; 3、家长对于学生经济的管理要松紧有度,免得因为钱不够花或者乱花,上网贷款; 4、有银行系统认证,在校学生贷款审批要严格,手续齐全,有家长的认证。 面对校园网贷层出不穷诱骗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近年来,不法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体,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各全风险和诱惑抵御不足,一次落入网贷陷阱,一生悔恨不已!“果条”借贷、虚假取现、刷单负债等问题对校园安全和学生权益带来严重隐患,校园网贷的危害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刻的谈谈大学生如何提高对校园网贷的风险认知: 一、在校大学生应多学习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防骗技能。 1、网贷的全称为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 2、认识高利贷陷阱,零门槛、无抵押、线上审核,最快三分钟到账,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 3、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的金融消费观念,在提高警惕意识的同时也应不回避新生经济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会之前尝试提高在金融、消费等领域的敏锐性。 4、自觉了解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参考文章:《校园网贷陷阱多发,大学生如何提高对P2P网贷的风险认知?》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570629273821957 作为一名大学生 该如何抵制失控的校园网贷该怎么做 大学生之死与失控的校园网贷 2016年03月20日...“学生”,学校要搞一些实践活动,需要核实一下...“已经出门的外访组,会找你让你成为校园焦点!... 校园网贷问题科通过哪些途径引诱大学生上当受骗
网贷问题科通过虚假宣借助校园贷款传销培训贷、果条贷、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等为手段。 1、不良贷: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2、高利贷: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3、多头贷: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4、传销贷: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5、刷单贷: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6、培训贷: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7、果条贷:主要指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果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扩展资料: 高出本金众多的的利息。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 连累身边同学家人。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大学校园里的疯狂网贷:欺骗27名同学 贷款逾70万元
如何防范不良校园网贷
近日,全国学生中心再次发出预警醒广大学生遇到经面困难需要帮助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不要轻易相信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不要心怀侥幸,不要过度消费,努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一要“擦亮眼睛”,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二要“找准组织”,上学遇到经济困难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只要上学有经济困难,国家和学校都会提供适当帮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解决突发临时困难问题,以临时困难补助等为主;解决综合能力和生活补助问题,以勤工助学等为主。三要“理性消费”,培养勤俭意识,摒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