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存在哪些问题 大学生贷款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一、助款所说的助学贷款主要两种,即:生源地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其中,前者是生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后者是在学生所在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一般到了申请时间学校都会统一安排。二、创业贷款一般来说在校大学生是不能申请创业贷款的,因为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贷款机构为了控制信贷风险,不太会给这类人群发放贷款。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 校园贷太他妈坑人了 如何正确看待校园网贷?
对校园绝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证看待,注重规范,引导。 首先,网站推出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贷款的低门槛,看起来方便又划算,却暗藏着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费率不透明等各种猫腻。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防止其误导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金融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其次,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与其质疑网贷消费,不如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是要及时纠正过度消费甚至负债消费观念。 最后,大学生对校园网贷更要有清醒认识,不仅要提升责任意识、信用意识,理性网贷,理性消费,而且要学会“货比三家”,仔细辨析各个信贷平台的贷款金额、利息水平、违约赔偿等条款再做选择。 校园贷速有米,监管上级机构是哪个部门?有多少大学生受到过其非法讨债? 网贷一般是由银监会及其 派出机构,还有地方政府 的金融机构如金融局管理。 校园网贷乱象丛生原因是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首家互联网校园贷出现于2013年,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及其的消费潜力,让看好这一市场的资本蜂拥而至。但是,由于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这一新生事物在利益驱动下越跑越偏,诸如“暴利借贷”“果条事件”“暴力催收”等负面消息接二连三。整治校园网贷乱象已迫在眉睫,一系列监管重拳随后砸下。 要说明的是,今年6月份,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客观地说,校园网贷俨然已是“校园害”,这是校园网贷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绝路,也是咎由自取。 事实上,一直以来,舆论对于校园网贷乱象丛生原因的剖析,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缺乏自律,业务创新偏离轨道;二是立法、监管未能及时跟上;三是大学生自我控制、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欠缺。 那么,“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之后,校园就能一片宁静吗?恐怕未必,至少个别平台转入“地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全面叫停校园网贷之后,为了让声名狼藉的校园网贷不再骚扰大学生,还应该做很多事情。毕竟,要看到由于大学生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校园网贷往往是学生过度消费的一个资金来源。 一方面要让大学生群体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真正适合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服务产品,或者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一定的收入,从而满足其合理的消费需求。 教育部如何再次重申禁贷?
9大高校新生陆续入学校园贷”话题引发社会关注贷机构校园贷业务被部委再次提及取缔。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近日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自去年以来,银监会、公安部、网信办、工商总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多项措施和文件,治理校园贷问题。今年上半年,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的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整治乱象,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全国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 事实上,在网贷平台退出校园的同时,银监会也表示,根据相关监管要求,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校园贷等业务监管整治力度“堵歪门”,同时,也在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正门”,加强校园贷服务和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一些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已试点校园贷产品。 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整治“校园贷”更是责无旁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教育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各高校还应加强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大学生群体识别诈骗、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被同学借身份欠下7千校园贷,网贷该如何监管? 我也觉得要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