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P2P平台经历了挤兑没有倒闭的 网贷,又称P2P网络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网络信贷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其典型的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网贷平台数量近两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4年8月已有1600多家。据资料显示,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21.98%、平均期限为5.73个月、总成交额111.43亿元。据悉,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为356家,未纳入指数、而作为观察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为80家。平均综合年利率21.98%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21.98%,较上月份(2013年12月份)21.76%,上升了0.22 个百分点;较上年度(2013年5月份至12月份)25.06%,下降了3.08个百分点;较基期(201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23.53%,下降了1.55个百分点。按借贷期限分类:1个月内为23.57%,1--3个月为27.17%,3--6个月为23.76%,6个月--1年为18.41%,1年以上为10.24%;按借贷标种分类:普通标为22.64%,净值标为13.89%;按时间分类:法定工作日为21.68%,法定节假日、双休日为23.42%。从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24.66%。利率从2013年5月开始,逐月上升,9月份最高,然后,逐月下降,12月份最低,2014年1月份又略有上升。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最低的前三名是:辽宁省13.02%、上海市13.50%、河北省14.36%。平均期限为5.73个月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期限为5.73个月,较上月份(2013年12月份)5.07个月,增长了0.66个月;较上年度(2013年5月份至12月份3.95个月,增长1.78个月;较基期(201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3.51个月,增长2.22个月,显现出P2P网贷良性发展的曙光。其中:普通标6.26个月,净值标0.37个月。法定工作日6.11个月,法定节假日、双休日3.87个月。全国P2P网贷平均期限最长的前三名是:辽宁省34.25个月、上海市21.85个月、北京市9.63个月。2013年5月份至2014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期限为4.18个月,P2P网贷期限在逐渐增长,其中2014年1月份最长。总成交额111.43亿元有关P2P网贷逾期、平台挤兑和倒闭、平台负责人跑路和被拘留、投资人血本无归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以至于火爆的P2P网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另一方面P2P网贷行业利率下降,成交额累创新高,2014年1月份诞生了全国P2P网贷总成交额111.43亿元的历史新记录,日均成交额3.59亿元。较上月份(2013年12月份)的109.44亿元,增加了1.99亿元,增长率为1.82%。较上年度(2013年5至12月份实际数和2013年1至4月份估算数之合计为874.19亿元)的月平均值72.85亿元,增加了38.58亿元,增长率为52.96%。其中:普通标、净值标、秒标分别为101.93亿元、7.79亿元、1.71亿元,分别占总成交额的91.47%、7%、1.53%。月法定工作日92.35亿元,占总成交额82.88%,日均成交额4.20亿元;月法定节假日、双休日19.08亿元,占总成交额17.12%,日均成交额2.12亿元。从地域上来看,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台总成交额前三名,分别是广东省34.76亿元、浙江省26.07亿元、北京市14.16亿元。三省市P2P网贷平台成交额合计超过74.99亿元,占全国总数的67%以上。4运营模式网贷平台主要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类,即:传统P2P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1、在传统P2P模式中,网贷平台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借贷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网贷平台则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在我国,由于公民信用体系尚未规范,传统的P2P模式很难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旦发生逾期等情况,投资者血本无归。因此,P2P网贷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建议信用贷款方面引入亲朋进行联保,其他贷款方面则引入抵押或质押进行反担保。同时,企业贷款项目引进第三方融资担保公司对项目进行审核和本息担保,并要求其担保规模要与担保方的担保额度相匹配,担保方也要加强自身的风控管理。而网贷平台应加强贷款项目的信息披露。2、债权转让模式能够更好地连接借款者的资金需求和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主动地批量化开展业务,而不是被动等待各自匹配,从而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展。它与国内互联网发展尚未普及到小微金融的目标客户群体息息相关,几乎所有2012年以来成立的网贷平台都是债权转让模式。因为信用链条的拉长,以及机构与专业放贷人的高度关联性,债权转让的P2P网贷形式受到较多质疑,并被诸多传统P2P机构认为这“并不是P2P,出了风险会影响P2P行业”。最新的运营模式:提供本金甚至利用利息担保的P2P模式,这种模式是金融市场的主流模式,本金担保的P2P模式实质是间接接触资金的概念。联金所拥有自己独有的P2P模式,其将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外发标,具有低门槛,保本息,高收益,零成本和准活期的特点如果,你朋友亲自投过的话,那就应该可以!我刚去看了下你说的这个!据说是政府背景的!
2019P2P网贷行业如何发展?现在P2P平台退出数量不断增加,想知道这个行业还能否继续发展
2018年,中国网贷普及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网贷交易额全球最高,达1789亿美元。中国P2P网贷行业经过了雨后春笋般的初始发展期、野蛮生长的快速扩张期和狂风暴雨般的风险爆发期,进入了政策调整期。 2016年之前P2P行业缺乏监管,滋生了大量非法经营的问题平台。随后监管政策出台,政策收紧,问题平台资金链断裂,P2P网贷行业频频爆雷,大批投资人血本无归。 2019年运营中的P2P网贷平台约1300家,截至2019年4月,中国P2P网贷新增问题平台超280家。非法集资的P2P网贷问题平台常以高额收益诱引投资人投资。P2P网贷问题平台常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高大上的自我包装来营造平台财力雄厚、实力强劲的假象。获得大量资金后,问题平台常通过借新还旧的方法吸引投资者继续投资。 未来P2P网贷行业增长将趋缓,市场格局将更集中,监管将持续全面化和科技升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4日,2018年中国P2P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超过850家,整体涉案金额超过8000亿元,波及用户规模超过1500万人。
2019年运营中的P2P网贷平台约1300家,截至2019年4月,中国P2P网贷新增问题平台超280家。 当下,退出和转型是P2P行业重点,也是监管的引导方向。在监管要求P2P网贷平台压降存量业务规模、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的情况下,近期网贷行业规模不断缩小,平台退出数量不断增加。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P2P网贷行业增长将趋缓,市场格局将更集中,监管将持续全面化和科技升级。随着监管新政和平台备案,大量平台将加速清退,留下体量较大、实力较强的头部平台,投资用户和资金都将进一步集中于留存的精工备案的合规平台。而多起影响恶劣的爆雷事件发生,监管部门将会持续对行业进行严格监管。随着备案工作的推进和完成,监管部门对平台的监管将更全面并实现动态监管。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手段进行科技升级也是进一步防控风险的需要。 另外,受爆雷潮和政策变化影响,新增平台和新增用户极少,大量原有平台进行清退,部分投资者退出,未来短期内P2P网贷行业增长将趋缓。而投资人短期内对风险也较为敏感,对高收益理财产品更警惕。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全球及中国P2P网贷行业研究及风险预警报告》 现在网贷行业监管持续加强,嘉银金科如何应对行业低潮? 在行业政策强监管之下,行业大环境依旧趋冷,不合规的网贷平台持续退出,行业规模仍在持续缩减。嘉银金科主动降低风险,缩减规模,正式进入提质增效、修炼内功的新阶段。在合规的同时为实现业务稳健发展,保证了经营能力的持续稳定。 P2P行业经历了2018年的暴雷潮、2019年的严监管?
P2P网贷行业发展出现波动,监管力度加大 中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遵循着不同于欧美市场的规律,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高速发展阶段、风险爆发期、政策调整期四个阶段。随着P2P网贷行业快速发展,大量不具备运营资质的P2P网贷平台也开始涌入市场,市场对P2P网贷行业的期待也开始回归理性,这将出现平台的兼并、重组和结盟。随着我国征信系统的日趋完善,相关P2P网贷行业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P2P网贷风控体系的完善,中国P2P网贷行业的本土化进程已基本完成。
2011-2019年,我国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截至2018年12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相比2017年底减少了1219家。自从2015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3464家后,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截止2019年1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为1031家,12月底下降至343家,相比2018年底减少了678家。
行业经营效益持续走低,平台退出或转型呈主旋律 2018年全年P2P网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17948.01亿元,相比2017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8048.49亿元)减少了36.01%。在2018年,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接连突破7万亿和8万亿元两道大关。从2018年单月的成交量走势看,呈现上半年高、下半年低,其中1月最高达到2081.99亿元,10月最低仅为1022.67亿元,2018年第四季度成交量维持低位的走势,这也反映了当前出借人对于P2P网贷行业仍然较为谨慎的态度。 2019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9645.11亿元,相比2018年全年网贷成交量(17948.01亿元)减少了46.26%,从数据可以发现2019年全年成交量创了近5年的新低。随着成交量逐步下降,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同步走低。截至2019年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下降至4915.91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了37.69%。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成交量逐步走低与部分大平台逐步转型、监管“三降”、出借人对行业谨慎的态度密不可分。同时,由于2019年行业清退力度加大,平台继续按照监管“三降”要求降低贷款余额,此外多家大平台开始业务转型,停止发标导致贷款余额急剧下降,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行业贷款余额在2019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9年P2P行业会消失吗?
2019年1月中国P2P网贷行业分析:严监管政策持续加码倒闭平台转型发展 “175号文”出台,监管再升级,倒逼平台探索转型之路 对于网贷行业来说,新年伊始,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有了“冰火两重天”的奇妙经历:1月下旬,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下称“175号文”),175号文提到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这让不少网贷从业者感觉了迷茫。监管层给网贷平台提出了两条主要转型路径:网络小贷和助贷。网络小贷需要另外申请牌照,门槛较高且网络小贷的放贷资金有杠杆限制;而助贷机构方面,没有线上场景的,大多需要布局线下网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显然转型路径并不好走。 而紧接着,互金整治办马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实P2P网络借贷合规检查及后续工作的通知》(即“1号文”),1号文则向网贷行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当前备案工作仍照常进行,这又让网贷从业者看到了曙光。 事实上,一些无法正常运营的中小平台加速出清已经不可逆转,如果平台想继续运营下去,则势必需要完成备案。事实上,监管压力大,完成备案并不容易,倒逼着网贷平台去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口;除了网络小贷和助贷外,有些平台结合原有的资源优势做布局,开始摸索其它方向的转型。 2019年1月中国网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037.07亿元,环比下降2.18%,同比下降50.19%。截至2019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009家,相比12月底减少了16家。据不完全统计,1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16家。1月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居于全国前列的地区仍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四个省市,分别为232家、208家、114家、77家,四个地区累计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631家,占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比例为62.54%,四个地区的平台数量继续下降,目前全国正常平台数量超过百家的仅剩广东、北京和上海三地。吉林、重庆、天津、云南等10个地区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不足10家。 截至2019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合计待还本金总量7645.81亿元,环比下降3.09%。本月行业待还本金延续下降走势。待还本金的持续下降一是因为平台主动压缩规模;二是因为部分合规难度较大平台的主动或被动清退。 2018-2019年1月中国P2P网贷行业待还本金总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网贷行业遭遇“冰火两重天” 短短两天里,网贷行业人士的心情可以说是波澜起伏、五味陈杂。 1月21日前后,一份网络文件流传于整个互金圈,这份文件随后被证实正是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175号文。该文件称,将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175号文首提网贷分类处置,将机构分为已出险机构和未出险机构,已出险共分为已立案机构和未立案机构;未出险机构则按照存量业务规模进行分类,分为僵尸类机构、规模较小机构、规模较大机构,其中,规模较大机构根据风险状况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高风险机构、正常机构,针对不同的机构类型提出不同的解决应对方案。“175号文出来后,感觉行业都没法再做了。”一位深圳的网贷从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深圳监管部门把辖区内若干平台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会说要签自愿承诺退出函,签字之后也就意味着不能再发标。” 而另一位深圳网贷从业人士也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淘汰率确实挺高的,他朋友所在的一个网贷平台,待收金额(贷款余额)1亿多一点被约谈,大概春节后会有具体的退出计划。 而其他待收金额的规模较大的平台怎么办?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有些平台其实已经出现了逾期但还没有进入立案阶段,针对这些平台会区别对待,公安机关有可能在催收的时候协助平台出具函件要求借款人还钱,从而化解平台的压力。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这些平台待收规模太大,一旦立案催收难度变大,其中一些借款人会故意不还钱或拖慢还钱进度,到时兑付的概率更小,这些在175号文也有所体现。 爱卡网小编总经理刘小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网贷行业的情况一边是网贷行业整体风险尚未有效出清,且网贷平台数量庞大,另一边是各地监管人力严重不足。175号文的推出,监管层按照风险状况有针对性地出清网贷风险,可以提高监管效率,解决监管人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防止风险的渗透与扩散,控制风险规模及影响人群。 继175号文之后,互金整治办随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实P2P网络借贷合规检查及后续工作的通知》(即“1号文”),相比起175号文,这个文件则给业内人士带来了一丝曙光。 1号文明确指出P2P平台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并需要对新发布产品进行产品登记披露,2019年一季度开始开展合规检查工作及整改效果的验收检查。这也向网贷行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当前备案工作仍照常进行。 在刘小峰看来,由于175号文并未提到备案内容,特别是其中提到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的内容,且转型路径难走,让不少网贷从业者对此持有悲观情绪。相对而言,1号文则为网贷从业者留下希望,毕竟“信批和产品登记”就是网贷备案的前提之一。“175号文对于正常运营还没有出风险的平台存在误判,有‘一锅端’的意思,可能会有老赖就直接不还钱,促使更多平台风险暴露,1号文出来让那些正常运营而且比较合规的平台心里有个底,给了这些平台信号,正常运营的平台还是可以做下去的。”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严监管政策持续加码倒闭平台转型发展 网贷机构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完成分类,分类之后平台自己再决定下一步怎样走。对于转型,175号文给出了三条路,助贷、网络小贷或者资产管理机构。 刘小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网贷机构要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这些转型路径并不好走。网络小贷需要另外申请牌照,而且门槛较高,符合这一条件的网贷机构没多少。且网络小贷的放贷资金有杠杆限制,资本实力较弱的网贷机构即使拿到网络小贷牌照,其所能放贷的规模也极为有限。而助贷机构方面,没有线上场景的,大多需要布局线下网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助贷规模如果达不到一定体量,是难以覆盖庞大的运营成本,平台擅长的是资金端这块,资产端并不擅长,所以有些平台会缺乏转型的动力。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一般做助贷对资产有要求,传统金融机构会做尽调。助贷只有一条腿走路,传统金融机构才是决策者。一般来说,企业还是更愿意从事网贷业务,主要是利润来源会更多元,相对稳定,主动权多一些;也有平台转型去做消费分期,但金额相对网贷平台更低,网贷转过去还要找明确的消费场景。“像175文这么严格,也意味着网贷平台之后的资源会比较稀缺,价值、利润空间等都是非常可观的,很多企业还是更愿意在网贷领域去做;能留的还是希望留下来的,不能留的就只能转型了。”他说。 现在平台如果想继续经营,则势必要完成备案。原来政策要求最迟应当于2018年6月末之前完成整改验收以及后续备案登记工作,但是到了这个时点并没有备案确切的消息。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175号文和1号文也没有明确备案具体的时间点,他们预计监管层要通过建立强监管,把风险大、规模比较小的平台出清,等全国网贷数量压降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去落实备案,预估2020年春节后会有准确消息。 随着中国经济下行,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大部分平台资金压力也比较大。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披露截止2018年11月的数据来看,累计代偿金额方面,99家平台中,58家平台累计代偿金额环比上涨,其中西安方元、易君58财福、米缸金融、宜人贷、上海乐赚(海融易)、工场微金的涨幅均超过了30%,代偿数量增大,说明借款人的回款能力减弱,不少平台难以按时兑付,需要垫付资金,平台资金压力不小。 在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下,也倒逼着平台去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口。除了网络小贷和助贷外,有些平台结合原有的资源优势做布局,开始摸索其它方向的转型。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有以前做车贷的平台转型去做汽车美容和维修、还有二手车买卖,原来的主营业务汽车金融难以覆盖运营成本,开拓一些其它的业务后,汽车金融占其全部营收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少。还有一家做房贷的平台转型去做房地产中介,其中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例如提供买房的过桥资本等等,基本都是围绕原有的资产端做一些布局。如红岭创投也一直由资金端转型做资产端,布局消费金融和金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