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单片机带USB口或网口的话,怎么接收网口发来的数据,进行读取? 按技术手册设置,单片机里的网口或USB寄存器,来读取网口接收缓冲去里的内容 单片机如何通过网络接口发送数据? 提供两种方案: Ti明系部分MCU都自带网接口的如用这一些力芯片的话需要扩展接口了。但种Ti的片子不用起来不太习惯虽然官网上有提供例程,可以直接下载来移植。或者使用单片机加上那个RTL8019也很简单,一般新一点的借口书上会提到关于RTL8019接口编程的,找个书看下吧,手头上也有的,说完了再发给你吧。 飞思卡尔HCS12系列就是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的一款16位MCU(如果没记错的话),正好前不久做过那个UDP 动态网页访问的串口服务器。程序等下传给你。
希望可以帮到你 请问:要实现单片机与电脑通过网口通信,要什么比较通用的芯片实现,资料又比较全呢 以太网控制器或变压器芯片。 求教:有没有带网口的嵌入TCP/IP协议栈的单片机 没有,某宝上找个 uart转以太网的模块就搞定了 这个协议自己写程序难度挺大的 51单片机接入以太网的几种方案
1、MAC+PHY方案 所TCP/IP协议栈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统称,不仅包括我们熟知的TCP协议和IP协议。 还有网络层的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传输层的UDP(用户数据包)协议,应用层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SMTP(简单邮件管理)协议等等。 传统的以太网接入方案由MCU+MAC+PHY再加入网络接口实现以太网的物理连接,通过在主控芯片中植入TCP/IP协议代码实现通信及上层应用。 应用这种软件TCP/IP协议栈方式实现的比较成熟方案有ENC28J60, CS8900A,DM9000,当然也有像STM32F107这类(内部自带MAC)+PHY等方案。 2、硬件协议栈芯片方案 由MCU+硬件协议栈芯片(内含MAC和PHY)直接加网络接口,便可方便的实现单片机联网,所有的处理TCP/IP协议的工作都是通过这位MCU的“小秘书”——硬件协议栈芯片来完成。 以太网芯片的内核由传输层的TCP、UDP、ICMP、IGMP等协议、网络层的IP、ARP、PPPoE等协议以及链路层的MAC构成,再加上物理层的PHY和外围的寄存器、内存、SPI接口组成了这一整套硬件化的以太网解决方案。 这套硬件TCP/IP协议栈代替了以往的MCU来处理这些中断请求,即MCU只需要处理面向用户的应用层数据即可,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及物理层全部由外围WIZnet的芯片完成。 这套方案从硬件开销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来简化前面所述的五层网络模型,简化产品开发方案。这样一来,工程师们就不必再面对繁琐的通信协议代码,只需要了解简单的寄存器功能以及Socket编程便能完成产品开发工作的的网络功能开发部分。 扩展资料 以太网协议: 一个标准的以太网物理传输帧由七部分组成。 PR SD DA SA TYPE DATA FCS 同步位 分隔位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字段 数据段 帧校验序列 7 1 6 6 2 46~1500 4 除了数据段的长度不定外,其他部分的长度固定不变。数据段为46~1500字节。以太网规定整个传输包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514字节(14字节为DA、SA、TYPE),最小不能小于60字节。 除去DA、SA、TYPE14字节,还必须传输46字节的数据,当数据段的数据不足46字节时需填充,填充字符的个数不包括在长度字段里;超过1500字节时,需拆成多个帧传送。 事实上,发送数据时,PR、SD、FCS及填充字段这几个数据段由以太网控制器自动产生;而接收数据时,PR、SD被跳过,控制器一旦检测到有效的前序字段(即PR、SD),就认为接收数据开始。 如何用单片机分别控制网口和USB口的通信 您做出来了没? 关于 labview 和 单片机 通过 网口(网线接口) 进行通信的问题 你好!!
网络连接有多种方式,你提到的电脑网口和下位机的网口连接,这属于直连;
网口直连的电脑和下位机,各分配一个固定的 IP,这两个IP就能完成通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