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贷款平台拓展业务、电话通讯公司管理不到位,这些都可能导致贷款信息增多,垃圾短信更多。
因为是大数据时代,很多机构、平台或科技公司,为了能拓展市场,都会千方百计的套取用户信息,比如登录手机APP时必须同意所有“霸王条款”,否则就无法使用该软件;在办理会员业务时,也会被要求填很多个人信息,如果不照做自然不能完成业务办理;一些贷款平台在收集用户信息方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会与巨大用户量的APP合作,合法合规地调取该APP后台用户信息,另一方面以实名制接待为借口,超额套取顾客信息,甚至包括顾客亲人的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等。
因为填写信息的事情经常遇到,这种本质是套取个人隐私的行为就被习惯化,即用户不认为对方套取隐私有任何问题。信息造成大范围泄露后,接受垃圾信息情有可原,有段时间笔者的手机一小时之内就接到超过八十个骚扰电话,几乎每分钟一个,苦不堪言。
一些借贷平台,有专门的电信业务,即聘请专门的电话专员,给老顾客电话信息回访,获得更好的改进数据;有的给目标客户群打电话、发信息,期望能拓宽用户范围,这种撒网式的信息轰炸,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上钩”者,也能收获很高的广告宣传,毕竟能在观看信息后询问贷款信息的人,一定对贷款很热切,而且情况紧急;有的给潜在客户发信息,宣传第一、收网次之。
近期因为电信诈骗的事件层出不穷,导致很多人对推广业务的信息特别抵触,毕竟普通人无法分清正常垃圾信息、诈骗短信,带病毒链接的恶意短信。所以贷款公司的电信信息业务业绩更差,为了能更大程度的推进营销,他们可能从之前一周一次贷款短信发放,到如今三天一次,总是以为多多益善,这就造成用户主观上感受到,贷款短信无限增多了!
我国的三大运营商,在管理短信营销方面没有发挥好榜样,疏于防患引发了太多手机用户无穷的抱怨,尤其是一些涉及金融事宜的短信,更是让用户神经衰落。毕竟个人对待自身账户金额改变很敏感,贷款短信一直收到,真的会让用户误以为是贷款平台在催款,这颗心得活活愁死。但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三大运营商的重视深度提升、手机屏蔽垃圾短信的功能越强大,收到垃圾短信的概率已经小了很多。
欢迎光临 爱卡网 (https://7177.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