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网
标题:
民营“不倒翁”鲁冠球!凭4000元和6个人 他成为承包乡镇企业第一人_汽车
[打印本页]
作者:
爱卡网小编
时间:
2022-9-7 12:07
标题:
民营“不倒翁”鲁冠球!凭4000元和6个人 他成为承包乡镇企业第一人_汽车
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弃。1969年,国家出台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而当时的鲁冠球,正经营着自己的小铁匠铺,属于少有的“制造业”人才。于是,他被公社邀请去接管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为此,他变卖所有家产,筹了4000元,带领着6个农民,在一个84平米的平房里,办起了公社的农机厂。鲁冠球的事业总算是开始了!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专攻进口万向节 “鲁冠球们”攻克技术难关
修配厂创建后的10年里,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
也正是在那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鲁冠球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他心中暗想“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决定调整战略,集中力量生产汽车万向节。为了不跟国有企业抢市场,鲁冠球作出了专门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的决定。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一个村里的社队小厂,要生产进口汽车的零配件,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曾经有人描述当年鲁冠球厂子的状况,全厂高中生只有两名,初中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了。工人们看不懂图纸,不习惯用千分尺、游标卡,厂子几乎没有质检制度。
然而,鲁冠球觉得,路终归是自己走出来的。
他派出技术人员,全国各地跑,汽车进口到哪里,就跑到哪个省哪个市去跟运输车。经过司机允许后,等晚上司机睡觉了,他的技术人员就钻到汽车下面,把万向节拆下来,根据实样画草图。接着把图纸拿回工厂,加工出万向节。再把万向节送到司机手中,让司机免费用,再请司机进行信息反馈。那个时候,很多公路都能看到正在赶路的“鲁冠球们”…
(, 下载次数: 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改革开放最大的意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经过不懈的努力,鲁冠球终于走上了生产万向节的道路。从1980年至1989年,鲁冠球的万向节产品经济效益年均增长达40%以上,鲁冠球还提出“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他以4000元起家的“农机厂”,最终蜕变为了年产值超过千亿人民币的“万向王国”,不但傲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世界级地位,以一系列前沿布局牵动着汽车业的神经,还鸭子划水般构筑起强大的金融资本势力。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987年,邓小平同志曾把乡镇企业称作是农村改革中“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异军突起”。这些人从哪里来?他们的设备从哪里来?他们的技术从哪里来?他们的产品销往哪里去?他们本人管理的知识、企业家的精神是谁培养出来的?或许,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在鲁冠球的身上找到答案…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放手一搏 承包乡镇企业第一人
1982年的一天,萧山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在农村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政策精神,鲁冠球就坐在台下。
“听到县委书记说乡镇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责任制,我立刻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承包!”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力顶争议,倾尽所有承包厂子
1983年是鲁冠球重要的一年,从1981年开始生产的汽车万向节产品,使他们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口号,肯定了非国营企业家存在的合理性。为了获得更大的自主经营权,鲁冠球决定以自家地里的龙柏苗木折价2万元作抵押,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为当年鲁冠球所签承包合同)
这片苗木是当时鲁冠球一家人辛勤培育了好几年,打算成才后卖了盖房子的。
鲁冠球却对政府说“苗木抵押出去,我失败了这个苗木就赔给你。”这样一个重大的决定,鲁冠球连自己的妻子章金梅都未曾告诉。
“我妈不知道,要到后面才告诉她的,他一点一点挤牙膏告诉我妈的。”鲁冠球的女儿回忆说:“我妈怕他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舆论也觉得鲁冠球是一个很不靠谱的人。但鲁冠球却坚持认为:社会趋势性的东西一定要去做!自此,“万向”成了国内率先实行个人风险承包责任制的乡镇企业。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为鲁冠球与其妻儿一起看电视)
奖金风波 不要钱就要自主经营权
事实证明,鲁冠球的眼光和气魄没有错,承包的第一年,厂子就超额完成154万元。按照承包协议,鲁冠球应该拿到8.7万元奖金。
虽然中央对于个体经济的政策在逐步放宽,但是人们对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耿耿于怀,而且当时的万元户还非常稀缺,这也令许多人眼红。有的报道指责鲁冠球的承包不对,有人甚至写内参,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中央,这使得万向节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最终鲁冠球只拿了奖金的10%,把其余的钱都退回给了厂里,这才平息了争议。鲁冠球坦言:“我工资当时是63元,算是高的。我没有拿到过那么多钱,不敢拿,有点怕,怕政策。”
在随后的1984年和1985年,鲁冠球的厂子年年都超额完成任务。他坚决主张在承包责任制中,只要经营自主权,不拿奖金。到1993年,鲁冠球共放弃的承包奖金多达300余万元。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许多年后,这片被鲁冠球抵押苗木的农地已经变成植着各种各样花卉的小花园,这也是鲁冠球最喜欢独处的地方。这位在斗争中,打倒了又重新来,重新来了又倒,反反复复顽强前行的改革弄潮儿,每当有烦恼的时候,就到院子里走走。
正是当年的大胆一搏,让全国的老百姓开始知道一个名叫鲁冠球的,说着浓重浙江方言的乡镇企业家。
求贤若渴,重金“买”人才
1984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张劲夫到萧山万向节厂视察,他问鲁冠球有什么困难需要国家帮忙解决,鲁冠球想了想说:“其它的我都能克服,就是知识分子、大学生我实在要不到!”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农民游击队”急需改良
虽然鲁冠球的厂子顺利生产出了万向节,但他知道,仿制始终不是正道,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走研发之路。不过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厂里的员工都是“农民游击队”,连小学生、初中生都不太多,员工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鲁冠球还举了个例子:在此前的厂子整改中,有质量管理的整改,其使用的是国外的标准,因此文件上标注着英文缩写TQC。不过厂内负责人拿到文件后,只认识一个英文字母Q,还是因为常玩的扑克里有这张牌。甚至有人还叫不准,根据字母的造型叫它“皮蛋”。
正在这个时候,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相继毕业,可统招统分的高等教育制度下,作为乡镇企业,很难争取到大学毕业生。1984年6月,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即,鲁冠球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引进人才!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求贤若渴,重金吸引人才
1984年,时任国务院张劲夫同志到万向节场去考察。鲁冠球急迫的想要“买”几个大学生。张劲夫听后觉得“买”字不好听,鲁冠球灵机一动,改口说“我付培训费!”就这样,一人六千,他用两万四千元引进了四位大学生。
(, 下载次数: 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为鲁冠球与第一批大学生员工交谈)
80年代全国工人人均工资就几十块,不过这笔上万的开支对鲁冠球而言很值。大学生的到来令他如获至宝,他们被当做贵宾对待。厂里为他们单独安排了房间,还配了电视,甚至专门给每人配备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鲁冠球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永久地留下来。
除此之外,鲁冠球还招收了一批高中生,由厂里出钱送到大学委托培养。在鲁冠球的引领下,万向集团涌入了一股股新鲜的血液,后来这批人中很多都成为了公司的骨干。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注重两袋投入 马云称赞其企业家精神
十五岁就辍学的鲁冠球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对知识、对有知识的人是百分百的尊重。鲁冠球一直要求厂里做到“两袋投入”:钞票往员工的口袋里投,知识往员工的脑袋里投。
细数这些年,鲁冠球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尝试了各种方法,也形成了他独一无二吸纳策略。他通过新闻媒介,向外宣布:以优厚的待遇从全国各地商调工程师和技术员;付出培养费,向各大专院校争取分配大学生;跨地域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并送厂内职工进高等院校代培。他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方招收、培养了一大批大专生。另外,他又向专家、教授发出聘书,组织一个厂外的专家顾问团定期咨询请教。
(, 下载次数: 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鲁冠球聘请外单位工程师、教授、厂长担任顾问)
马云在回忆鲁冠球时曾说:“当浙江遍地老板,富了一批人,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分歧的时候,是他站出来表示,企业家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洞见和气度,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0年40人丨改革开放40年特别策划 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欢迎光临 爱卡网 (https://717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